兵叔有些黯然的看著我爹娘興高采烈的忙活,再看看和大牛說說笑笑在貼對聯的方玉,微不可聞的歎了一口氣。
海叔一點兒也不客氣的招呼著兵叔:“阿兵,傻愣著幹嘛,給我抓隻鴨子來,你天哥說晚上給咱們做三杯鴨吃!”
“好嘞!”兵叔收拾了心情,打趣道:“早就聽說天哥弄的三杯鴨是一絕,來了楊家村這麼久都沒吃上,現在還是托了小靜的福才有得吃啊!”
爹用衣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笑道:“沒辦法,兒子未來的丈母娘和老丈人,不獻出十八般武藝,就怕人家嫌棄啊!”
大家都逗趣的笑起來,於靜被打趣的有些害羞,又不好和長輩爭辯,身子一扭就拉住宋玫馨說:“走,我們去看看我爸媽來了沒有。”
兩個姑娘就快快樂樂的跑了,方玉正幫大牛托著對聯呢,這會兒想跑也跑不了,隻能在哪兒幹瞪眼。
兵叔感歎的唏噓道:“哎,於家有個好女兒啊!”
他的感歎聲很輕,這會兒吵吵嚷嚷的,也沒人聽到他在說什麼。兵叔本來也不是說給別人聽得,話剛出口,就暗自搖了搖頭,去棚子裏抓鴨子去了。
不多時,於靜和宋玫馨就把於叔叔和姚姨接過來了。第一次見未來親家,不僅我爹娘緊張,於叔叔和姚姨也鄭重打扮了一番,提了大堆禮物過來。宋玫馨也幫忙提了兩袋東西,還在不住的抱怨:“於叔叔,姚姨,你們也太客氣了,買那麼多東西,要不是我和小靜剛好去村口接你們,不還得跑多一次啊?”
於叔叔和姚姨見到於靜精神不錯,心情也好得很,樂嗬嗬的說:“買著買著就買多了,也沒想到怎麼拿的事兒。玫馨,這次辛苦你啦,等會兒姚姨給你包個大紅包!”
“謝謝姚姨!”宋玫馨高興得都快要跳起來了。她自從輟學後,和家裏斷絕了關係,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收到過壓歲錢了。雖然她不缺錢花,但是畢竟還是個小姑娘,有壓歲錢收,討個吉利也是很高興的。
於靜不依了,黏在姚姨身邊撒嬌:“媽,你可不能偏心,我才是你親女兒!”
“好好好!”姚姨慈愛的看著女兒:“大家都有,都有。”
“我的要最大,誰也不能越過我去!”於靜嬌俏的皺起鼻頭繼續撒嬌。
姚姨自是笑吟吟的應了,還打趣道:“那是必須的。看來你來楊家村還真是來對了,就這幾個月功夫,都學會撒嬌了啊?”
於靜一張臉頓時都羞成了粉紅色,不肯再和姚姨說下去了。
爹娘一看到於叔叔和姚姨過來,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就迎了上來。海叔海嬸和兵叔兵嬸也湊上來打招呼。都是當過兵的人,自有一種爽朗,很快,幾位長輩就熟絡起來了,於叔叔也把外套一脫,袖子一捋,鑽進了廚房幫忙。
爹娘開始還不肯,連連嚷著怎麼能讓客人動手之類的話,還是兵叔羨慕的在旁邊說了一句:“說客人實在是太見外了,吃了今天的團圓飯,就是一家人了!”
於靜也不斷的吹捧於叔叔的手藝,再加上於叔叔的堅持,爹娘也就放行了。
不過因著是團圓飯,今天開的是大灶。所謂的大灶,就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有的自己砌的燒火灶,灶上一個比洗澡盆還大的鐵鍋,需要燒柴火。這樣的大灶,可以同時燒份量很多的菜,加上火頭旺,弄出來的菜十分好吃。
隻不過這種大灶燒火太麻煩,除非逢年過節,又或者是家裏有滿月嫁娶之類的大事,平日輕易是不開灶的,都寧願用更方便快捷的煤氣灶。
一大堆人齊心協力的忙活,也足足弄了一個下午。爹把每樣菜都用小碟子另外裝了一份出來,讓我給大伯送去。本來要是沒什麼事,大伯也可以過來我們家一起過年的,可惜七寶玲瓏鍾那幕後人至今沒有出現,大伯擔心封印陣出什麼意外,也不敢走開。
十多個菜色足足裝了三個食盒才裝完,娘又另外拿了一小砂鍋的湯,叫我也帶上,說是給軍爺爺補身子的。軍爺爺現在和大伯住在一起,平日裏吃喝也是大伯娘在伺候,這會兒過年,怎麼也不能拉下他。
三個食盒外加兩鍋湯,一個人肯定是拿不了的了。索性我們五個年輕人一人那一份,嘻嘻哈哈的朝圍牆禁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