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峰打開車底板拉出一個手提箱,打開一看,裏頭整整齊齊放著幾百個u盤,這裏頭可全部都是核心的技術資料。
代表現場檢查,隨便拿了一個u盤,隨身帶的電腦一檢查,下了定義:“有這些材料,我們最多用半年就能研究出方向。”
還有原材料配方。
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人家的生產機床,我們沒有,比如光刻機這個核心的技術,我們就不如人家的精度高。
“光刻機資料有沒有?”機械方麵的人過來問。
楊長峰想了一下,問小公主:“那套報廢的光刻機核心元件在哪藏著?”
拿出手機,沒裝卡,就當一個不接網線的電腦用,上頭有一個文檔,小公主一看,在車廂後頭。
機械方麵的人轉身就跑,比起別的,他們更在意那些東西。報廢的也不要緊,修一修,能用就用,不能用還能仔細研究一下原理,工業基礎就是這麼起來的,在研究這些東西方麵,機械方麵的人有傳統,別說給報廢的,就是炸壞的東西,他們也能恢複成一套可以用很長時間的機械。
“別忙著找光刻機,還有最重要的東西。”楊長峰道,“羅羅方麵,有一套拆開的模型機,技術資料全部到位,那套東西先弄出來。”
這件事機械方麵知道,上頭給的任務說了,要把這次帶回來的發動機一根螺絲帽都不能少地拿到研究機構去。
楊長峰有點忙了,到處都有人找他,裝車的時候他是沒在,但他在裝車之後轉一圈就知道什麼東西在哪放著。別說他,小公主拿著手機,從車頭跑到車尾,一群人跟著,都是找自己負責的東西的。
最後一看,楊長峰索性讓隊伍把所有東西全部卸下來,根據種類,分成幾個部分,先放在倉庫裏,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慢慢分類去吧。
“哪有時間那麼精挑細選,我們車都開到火車站了,隻需要挑出自己的東西,馬上就往單位送,這可不能耽誤。”幾個部長都忙的一頭汗,隻不過,看到一件又一件的好東西出現在眼前,人都不覺著累,有這些東西,別的不說,核心科技方麵,我們的短板至少能少三分之一。
尤其那發動機。
楊長峰也有惦記著的,比如從法蘭西順手弄回來的軍民兩用發動機技術,有航天的,也有汽車發動機,還有新能源方麵的一些研究技術,最多的隻是一點大綱,但有了這些東西,至少我們的研究人員就能知道接下來應該用什麼速度追趕。
“老牌的發達國家名不虛傳,人家手裏有的技術,並沒有因為人家最近這些年出洋相比較多,衰退的比較多,我們就能忽略人家的科技實力的。”楊長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