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陳艾佳,楊長峰問:“江慕洋那邊安排的怎麼樣?很有可能接下來有人會把我們公司拉到能源方麵的這條利益鏈上來,不答應恐怕會引起大毛的警惕,答應又沒有一個專業的人員處理代表我們公司的利益取舍,麵子上總要有一個人全權負責,這樣一來,我們至少要在關東這邊派三個人,在西北那邊派兩個人,公司現在人才缺口太大了。”說著,楊長峰又提醒,“另外,既然在北方投資了,在南方不投資恐怕也不能讓一些人放心,這又是一個巨大的人才缺口,安保方麵的護城河建立的怎麼樣?”
陳艾佳道:“這件事沒法著急,隻能一步一步解決,這次回去,我們要盡快把內部培養體係建立起來,要不然,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四處擴張,人手跟不上,那就成了給別人做好事了,江慕洋那邊沒什麼問題,這幾天緊鑼密鼓正在準備,隻需要八大家裏的那三家能出麵把能源公司組建起來,江慕洋就能夠把渠道提供上去,我來關東之前,江慕洋還說這樣一來她手裏的權力太大,恐怕在內部會被人詬病。”
楊長峰很奇怪,就說:“這有什麼難度?不過是讓人把民營能源公司管理起來就行了,隻要上頭知道是怎麼回事,能源方麵意見再大,那有什麼用?”
陳艾佳笑道:“江慕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她想把韓公主拉進來,一方麵能減輕一些不必要的壓力,另一方麵,也能把民營能源企業交到上頭的控製之下,她的想法就是,控製對這家民營企業的銷售渠道,不管誰代表什麼力量拿下這個民營企業,那也沒太大的威脅。”
然後,陳艾佳正式提起一個選擇。
在新能源和傳統能源方麵,陳艾佳傾向於選擇發展新能源,但她也知道,新能源動力問題徹底解決之前,傳統能源的利益太大,如果徹底放開傳統能源市場,陳氏集團恐怕要在毫無回報的傳統能源市場上投入多年,這樣一來,壓力太大不說,將來恐怕還要麵臨傳統能源勢力的反擊。
“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傳統能源的技術積累,在新能源的發展方麵,我們還會出現巨大的短板。”陳艾佳道。
楊長峰不以為然,他認為,現在這個風口完全能把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兩個方向同時發展起來。
畢竟,這次從歐洲帶回來的技術有多少,他心裏是最清楚的。
“同時發展吧,離開傳統能源發展新能源,等於從半山腰上推石頭,新能源是方向,傳統能源是保障,兩個都發展,傳統能源市場至少還有十年的生命力,占據這個市場一部分還能反哺新能源研究,看得到好處,研究才有動力,我們跟別的企業是不一樣的,不用擔心到時候會出現別的企業的選擇性難題。”楊長峰很有信心,初心不變,那就任憑浪打風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