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連忙解釋道。
“罷了,罷了,本王依你了——”
吳國之所以能夠在這十餘年崛起,除了闔閭即位之後的勵精圖治之外,也是離不開伍子胥一直以來的輔佐,因而闔閭雖然一直不太接納後者,但是知道其也是一片好意,也知道其生性耿直,因而不願意與其過多的糾纏搪塞道。
“公孫雄上前聽封——”
“是!”
“本王命你為平越大將軍,統帥精兵五萬伐越!”
“末將領命!”
公孫雄上前一步拜倒在地,恭敬的領命道。
“大軍即日起開始整備,相應的輜重務必在五日內集齊,六日之後大軍南下一舉滅越!”
闔閭目光掃過眾臣,一字一頓的說道。
“我王萬歲!大吳必勝!”
堂下的眾臣見到闔閭意氣風發的樣子,一時也不禁感同身受,立即齊齊拜倒山呼萬歲。
越國重臣文種此時正在自己的庭院之中不住的來回踱步,對於吳國此番大舉伐越,其實他心裏沒有多少的的勝算,畢竟眼下兩國實力相差甚多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他卻沒有放棄最後的一絲希望,因為他已經想到了一個出其不意能夠暫時挽救越國的策略。
自從通諜文書送出之後,文種就緊鑼密鼓的進行他的準備工作。他清楚闔盧不可一世,若是驕其心,激其誌,闔閭必親來督軍參戰。勾踐措辭甚是輕蔑、意在激怒闔閭的通牒也已經發送了出去。
如此一來闔閭親征幾乎便已經成為了定局,那麼勝利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死困吳軍前鋒,使之在策劃成功之前不能攻入越國。
“當初先王執意訓練的這支精銳之師如今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了——能夠成功與否還要仰仗先王英靈相助啊!”文種望向天空之中若有所思的說道。
次日越國的街頭張貼出了出征的檄文:“吳假托順天之名伐我,實欲奪越之地,奴越之人,汝其願為國死乎?我越國男兒在此,必定誓死捍衛家園!”
越國民眾見到了這張出征檄文,無不振奮鼓舞,母囑子、妻囑夫、舉國上下齊心準備共禦強敵。
與此同時,勾踐自全國各處選拔了精銳兵士千人入都,日夜秘密訓練。勾踐亦日夜勒兵,按文種的請求訓練一支於搏擊、騎射、應變皆優的精銳小部隊。
吳王闔閭十九年夏,吳王闔閭檄告天下,越國不臣於天子,吳將順天滅之,檄文已送達天子及諸侯各國。
十日之後吳軍開拔,闔閭並未如想伍子胥承諾的那般坐鎮姑蘇城,而是依舊身著戎裝,準備親自統帥大軍。
“臣伍子胥今特以死請大王留守姑蘇!越於兵擊肉搏決無勝出可能。大王今去,是給越國勝利的機會!越必窮計以刺大王!為保萬無一失,為保大吳之生存,臣今特請大王留守王城!”
伍子胥在得知闔閭親征的消息之後,當即趕了過來,喝退層層守衛,來至吳軍宣誓台,泣涕同下,跪倒在吳王麵前。
“這——”
伍子胥的如此行動大出闔閭的意料之外,一時間有了幾分猶豫。
“報―――越王勾踐呈大王書!”
見到伍子胥如此極力勸諫,闔閭剛剛萌生了幾分回城的意思,不料此時探馬疾馳入於軍中。
“呈上來——”
“大王勿視,此必勾踐激降之法!”
伍子胥知道此時越國遣使送來書信定然無好意,當即上前勸阻道。
“我越國乃是夏苗裔王室之後,乃是上天賜福之國,憑汝區區吳國想要攻越簡直是自取其辱!”
闔閭不顧伍子胥的勸阻,執意打開了信函。
“大軍聽令,即刻進軍!”
待到看完勾踐的信函,闔閭登時火冒三丈,撕毀文書,勒鞍上馬。
“大王不能去呀!去則中越之計也!”
伍子胥見到闔閭在閱畢書信之後勃然大怒,更是料定了這是激將之法,上前以身擋闔閭之馬。
“寡人戎馬一生,南征北戰,豈能受勾踐黃毛小兒嘲弄?來呀,帶伍丞相下去!好生照看,待吾凱旋而歸!”
闔閭吼道,中軍隨即開拔。
公孫雄率五萬精軍日夜兼程,不幾日便抵達會稽山前,闔閭與先鋒保持數裏地的行程。大軍一路行至會稽山,竟然沒有遇見任何抵抗,簡直順利得不正常,這讓公孫雄一時間有些茫然。
會稽山是越國最後的屏障,原本公孫雄以為越軍必然會在此拚死抵抗,但是待到大軍小心翼翼的抵達了山下之後,卻是並未發現越國的一兵一卒,一種莫名的恐懼瞬間在他心中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