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青山霧中現,流水悠悠白雲閑。
青秀翠麗連綿的山間纏繞兩條幽瑩如岫玉的江水,疊翠重巒繁花之間隱隱烏簷飛翹,這處便是有“小江南”之稱的洪溪縣。
洪溪縣夏為古荊之地,周時隸屬楚地,秦為黔中郡地,漢為武陵郡,晉為舞陽縣,隋屬沅陵郡,唐末五代入於蠻,後改屬靖州三江縣,清末置洪溪縣。
曆經千年至今,洪溪幾經變換終是安定。依沅、巫兩水而建的黔城,江市兩鎮延續了明清之際的興盛,更是在現今將繁榮發揮得無處不在,使其成為洪溪的經濟支柱。
其後劃入轄區的郎溪與龍剽兩鎮因位置偏僻而與此兩鎮又是一番的截然不同。
郎溪是素來重文的移民之地,因而世代皆以讀書從仕為首要。是而與營商為生的黔城和江市是向來不對盤,卻也不屑與野蠻無知的龍剽為伍,終是一派清高不為外界汙染的高雅之態。
龍剽則是更格格不入一般的獨立於世。其因為鎮內之人皆是苗民。苗民素來有自己的文化及信仰,且行事神秘又凶狠,尚武好鬥,向來不被其它幾鎮看好,而龍剽自己也我行我素慣了,懶得理會他人眼光。
隻是百來年間朝代更換,連思想也換了。讀書的沒了用武之地,因為天下是槍杆子說了算。在這世道裏,黔城和江市更加熱鬧非凡了,出外看世界的人也越來越多。
郎溪漸漸衰落貧困到可以和龍剽比肩,於是不願固守舊業的人都打起了小算盤。
隨後的數十年間,黔城和江市來了許多的郎溪和龍剽人。能文的郎溪人開學堂,也做些字畫等小生意;孔武有力的龍剽人便幹起了走鏢護院的工作。
熱鬧紛繁的黔城,江市反倒令郎溪和龍剽漸漸脫了困境,從前的隔閡便一點一點剝落,表麵有了一團和氣之象。
看盡了洪溪的水明山青,賞盡了山野繁花,嚐盡古城的昌榮。日暮紅霞之中卻仍是時光紛亂,風雨欲來的兵馬年代又將演繹一出一出含悲且笑的恩怨情仇。
傲嬌小姐與長工之:紅顏怒發
早春三月,寒風料峭。一點點的嫩綠夾在枯黃泛黑的枝丫中抽出細芽,即便迎著風來抖抖索索的也讓整個黔城的百姓感到了新的氣息。
東街一路通坦鮮有幾人,可與之相對的西街卻是人流如織。原來今天是農曆初七,是黔城趕鬧子的大集會。
沿著西街淌淌而流的巫水不僅帶來了遠方高山雪水消融的清爽,更是把隨水而來的各種商機也捎帶來。
巫水上排起了一條長龍,將鄰近幾鎮的各家土貨和新鮮貨都擺了起來。更有從遠方而到的,搬箱下貨到西街的店鋪內。這些貨品皆是從全國各地選來的好東西,吃喝玩樂一應俱全。不然這占據一方的洪溪縣如何會有“小江南”之稱呢。
東街人煙稀疏的安靜卻突然被一陣踢踏之聲碾碎。騎在一匹棗紅大馬上的人明明是明眸皓齒英姿勃發,卻因急切的心情咬牙切齒而有些凶惡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