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回 愛丁堡城堡(1 / 2)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國便登上了倫敦至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飛機,出了機場,他立即搭的士直奔距愛丁堡六十英裏以外的斯圖亞特宮。

斯圖亞特宮原名愛丁堡城堡,是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時代的行宮。它坐落在愛丁堡東南麵一個半山腰的緩坡上,它的東麵是遼闊的平原,可以居高臨下遠眺大海,西麵是丘陵山地,深林茂盛。貼近自然的美景和溫暖怡人的氣候,是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選擇此地建行宮的主要原因。

李建國在城堡前下了車,眼前是一個巨大的花壇,麵積超過了一個標準的足球場;花壇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噴水池,被環形的水泥路擁抱;水池中央坐落著一座七米左右的雕塑,巨大的座基用大理石製成,座基的正麵雕刻著一對獅子,前足抬起,雌雄相對,獅子頭頂王冠,威嚴無比,既顯出君臨天下的霸氣,又顯示征服世界的力量。在這座城堡裏,無論是房間裏,還是建築的外牆上,這種圖案隨處可見,這是斯圖亞特家族的族徽。座基的另外三麵雕刻著不同時代的人物,都是斯圖亞特家族戰功卓著,赫赫有名的先祖。

座基的上方坐落著一個銅像,一個英俊的中年男子,年約四十左右,他左手勒馬提韁,右手揮舞長劍,雙目炯炯有神地直視前方;馬的四足騰飛,馬尾甩開。他身上的鬥篷隨風勁舞。他就是斯圖亞特家族這一脈的先祖,愛丁堡公爵,也是城堡的第一位主人。

愛丁堡公爵是蘇格蘭國王最痛愛的幺子,四十一歲便戰死沙場。因為屢立戰功,在他三十歲的時候,國王將行宮賞賜他為私產,城堡因此而得名。由於愛丁堡市區也有一座愛丁堡城堡,這座城堡後來改名叫斯圖亞特行宮,但斯圖亞特的後人還是習慣稱其為“城堡”。

李建國有大半年沒有回來了,站在城堡前不免有些感慨。斯圖亞特家族人丁單薄,偌大的城堡不免顯得空曠淒涼。

正在李建國發愣的時候,從城堡的正大門內快步走出一位中年婦女。她年約四十出頭,美麗,氣質,透著一股精明能幹,還帶著濃濃的書卷氣。她直接迎著李建國過去。

李建國見了也快步迎上前。來到麵前,李建國放下拖箱,愉快地與那女人擁抱了一下,然後托起她的手輕吻了一下。顯然,他們是那種很熟絡很親昵的關係。

“上午好!西蒙少爺!我一直在等你呢!”

簡單的一句,已經顯示出女人極好的談吐和修養。

“上午好!Lisa(麗莎)!”

麗莎是凱瑟琳的奶娘。說是奶娘其實也不確切,因為凱瑟琳一口也沒有吃過她的奶,麗莎從未生育過。凱瑟琳出生的那一年,麗莎新婚的丈夫在軍事演習中陣亡,陷入悲痛無法自拔的麗莎竟然在照顧凱瑟琳的辛勞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麗莎是學管理的,在凱瑟琳逐漸逐漸長大,不需要麗莎隨伺左右之後,李建國的外婆老公爵夫人將城堡和莊園的事全權交給她打理,所以,確切地說,她是斯圖亞特宮的大管家。

進了大廳,不見一人,李建國動問,才知道鄰居JohnKrollStanley(約翰?克羅爾?斯坦利老伯爵)身體不適,外婆去看望了,而凱瑟琳去放風箏了。

果不出我所料,李建國暗想。

不知道凱瑟琳走了多遠,李建國急於見到她,便從馬廄裏牽出一匹馬。

矯健地躍上馬背,策馬揚鞭,奔馳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很快,他發現了高空翱翔的風箏,便改變方向,直奔海邊而去。

青青的緩坡上,凱瑟琳獨自坐著,癡癡地看著海邊一群嬉戲的孩子放風箏,臉上帶著微笑,沉浸在回憶的幸福中。

不遠處,一匹高頭駿馬正悠閑地吃著青草,不時地甩一下尾巴。

聽到馬蹄聲,凱瑟琳料想是表哥來了。待她回頭,李建國已經到了身後。凱瑟琳向表哥招了招手。李建國翻身下馬,將馬韁和馬鞭掛在馬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