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們對於斥候隊長的第二個命令出現了短暫的驚愕。他們有點想不通為什麼隊長會在這個時候下達分化力量的命令。
在麵對強敵的時候還分兵,這無異於找死的行為。
不過看著前麵躺著的同伴屍體,他們很快就想明白了。
對方剛才的武技就如同是密集的箭雨,應對密集箭雨的時候,最好的應對方法不就是分散開嗎?
明白其真意之後,斥候們趕緊舉著盾牌向著不同的方向逃跑。
而那些被命令使用獵弓射擊的人則在改變方向的同時拉動弓箭朝著蘇銘射出箭矢。
這時候射箭的目的並不是擊殺蘇銘,而是幹擾其釋放武技,所以並不需要什麼準頭,隻要讓對方知道這邊在攻擊他,從而讓他的精力受到牽製就行了。
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但發布命令的斥候隊長卻選擇了與之相反的行動。他直接駕馭著戰馬衝向了還在釋放光劍的蘇銘。似乎是打算正麵挑戰那個黑影的樣子。
其他傭兵們發現之後心中驚呼,卻並沒有出言阻止。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時候需要英雄站出來。否則的話就隻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個英雄不會是他們自己,因為他們沒有那樣的實力。那樣的話就隻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之中最強的人身上了。
前有強敵堵截,後有追兵襲來。稍有由於他們就會被留在這裏。這種時候他們也沒有時間去做哪些矯情的事情。
不管結局如何,此刻的斥候隊長都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斥候們都看著他,想要盡量把他的身影記在腦海裏。
英雄需要人銘記,他們責想要成為見證者。
斥候這一邊為了逃走似乎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而他們的一係列舉措也無疑個神秘的黑影增加了不小的麻煩。
他隻有一個人,怎麼應付這分散而逃的十幾人呢?
就如同斥候隊長所想的那樣,他的那個武技確實是有限製的。由於精神力的限製,目前還隻能攻擊相對集中的區域,對於分散逃跑的斥候沒有太好的辦法。
除此之外,還有向他射來的箭矢和衝過來的指揮官這兩個問題。不過這兩個問題對他的影響相對就小了許多。
那些箭矢並沒有經過瞄準,按照他的估算,根本就射不中他。所以就算他不動也不會有任何危險。
而那個衝過來的指揮官,那就更不是什麼問題了。那個人實力太弱,衝過來也隻是送死而已。處理他甚至連時間都不需要浪費多少。
心中對對手布下的三個措施的棘手程度做了一個排名。然後便開始思考起自己應該優先處理哪一個。
他的目的無疑是阻止這群斥候的逃跑,從目的出發的話,他應該去組織那些正在分散逃跑的斥候們。
現在這些斥候們也沒有徹底的分散開,這時候動手的話能省不少的力氣。
不管從事情本身還是自身出發。現在就去處理分散的斥候都應該是最為優先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