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起航(1 / 2)

他可不敢得罪這個康上校,那可是脾氣出了名的壞,脾氣一上來,主席都敢罵。要不是這樣,以他做出的成績和資曆,早該進級上將了。

“我的任務完成,那麼你就在這裏接受訓練,有什麼事可以打我的軍線電話,你會在你的宿舍裏找到的,那麼再見了,祝你好運!”康上校向朱西瑞道別,轉身就離去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朱西瑞在特訓營開始了他的宇航員訓練。

載人航首要要解決三方麵的問題:1.乘宇宙飛船遨遊太空的過程中,在那種特定的狹的環境中,要學會在失重條件下吃、喝、拉、撒、睡;.要學會操縱、控製飛行器,學會使用艙內的儀器設備,並能在其中做科學實驗。對地觀察、遙測和通訊等,能夠及時地發現故障並排除故障;.臨危不懼,在危險的情況下,能夠逃逸救生。非正常返回的情況下,不管是降落在江、河、湖、海,或沙漠、戈壁、高山、峽穀、熱帶叢林、茫茫林海雪原的高寒地帶,都能夠生存,能夠及時求救和自救。

訓練總的來分三個階段進行,基礎理論訓練階段、航專業技術訓練階段、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階段。

首先進行的是專業基礎理論訓練,學習內容包括宇宙、大氣、文、氣象、地球物理、空氣動力學、火箭與飛船設計原理、飛船係統及部件結構、導航及控製、通訊、遙測及遙控、數學、計算機以及外語等航所需的理論知識。此外,還有航醫學和生理學等內容。

接著是體能訓練,為了迎接嚴酷的太空環境的挑戰,鍛煉的科目是多樣性的,以耐力為主的長跑、遊泳、爬山等;以力量為主的負重、仰臥起坐等;以靈活性為主的體操、固定滾輪、旋梯、彈性跳躍網、秋千、轉椅、浪木等以及鍛煉心肺功能的跑台,自行車功量計等有針對性的運動。

最為讓朱西瑞受不了的是特因耐力與適應性訓練,它包括超重訓練、前庭功能訓練、低壓缺氧、高/低溫、振動和噪聲環境訓練等。

火箭起飛時,航員將會遇到806GS的加速度,這樣大的加速度,人體無論如何是耐受不了的。工程上把它分解,采用三級運載火箭,使得每級不超過5G,每級持續時間100秒至00秒左右,飛船返回時,重力加速度為5至9G,持續00秒左右,而人的耐受限度,縱向至4G;橫向(從胸到背方向)可達7至8G,持續時間可到0秒,朱西瑞沒經過超重力訓練,第一次訓練才9秒多就失去了知覺。

超重耐力訓練是在離心機上周期性的訓練和適應,這個訓練折騰的他死去活來,總算熬過去了,接下來是失重訓練。

飛船飛離地心引力之後,處於無重力環境下,由於失重,身輕如燕,航員和其他物品如不被束縛,就飄來飄去,雖然看上去很好玩,但會感到有點頭暈腦脹,操作不便,甚至有時定向能力發生困難。這樣,就很難在太空生活、工作和執行特殊的飛行任務。

因此,必須在地球重力環境下,製造失重環境,加大失重適應性的訓練。失重環境是靠高性能失重飛機飛拋物線獲得的。每作一次拋物線飛行可獲得0秒至0秒失重時間,多次連續拋物線飛行,在飛機作一次起降飛行時間內累計可獲得10至40分鍾的失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