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曆史……(1 / 2)

當然,這還不算什麼,下一刻才是讓拉瓦努金毛骨悚然到直打寒顫。

因為天你問望遠鏡捕捉到的數據顯示,喜馬拉雅山北部的那個神秘的飛行物不僅僅是在120公裏的蒼穹之上打著“水漂”,還在做著大範圍螺旋式的轉向動作。

換句話說,那個神秘的飛行自身是存在動力的,能夠實施大過載機動動作。

這要是換作以前,尼赫魯天文台的所有設備集中在一起,也判斷不了這類高速、高過載的機動動作。

即便是現在同樣很吃力,好在那款剛剛更新的ibm計算機幫了大忙,這款計算機能夠根據鋪捉到的小行星運行軌跡,自動生成相關的軌跡運動數學模型,從而讓相關科學家更加方便的了解小行星相關狀態。

這套計算機處理程序在目前天體物理領域也屬於頂級設備,至於缺點那便是延遲了,從鋪捉到軌跡,到生成初步的運動數學模型,最少也要三個小時的時間,若是複雜一點兒的天體甚至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完成。

不過這對天體物理學家來說已經足夠用了,畢竟他們又不是搞天體防禦的,沒必要實時測算數據。

當然,就算能夠實時跟蹤,也未必真的能抓到喜馬拉雅山北部那神秘飛行器的蹤跡,因為拉馬努金注意到他們那台ibm計算機顯示的數據隻是個最初步的數學評估,而不是真正的軌跡模型。

這種現象通常來說隻有在比較複雜的天體上才能遇到,就算是想要結果,也得等三、四天的時間。

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的計算機自然要比尼赫魯天文台的要強的多得多。

可問題是不管再怎麼強,計算機的架構卻是相同的,畢竟都出自ibm之手,若說卻別,那就是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屬於頂配版;尼赫魯天文台的屬於乞丐版罷了。

也就是說尼赫魯天文台需要三、四天才能搞明白的事情,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所屬的計算機也就需要10到20分鍾。

從時間上來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已經足夠強大,可問題是這10到20分鍾的解算時間對於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卻是完全無效的,因為當北美防空司令部計算出一個軌道的邏輯點時,那款神秘的飛行器已經變換到另一個邏輯點,如此往複,等於是說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總是要滯後10到20分鍾。

這對北美防空司令部的nmd導彈防禦係統無異於是致命的,抓不到目標也就談不上攔截,無法攔截的後果就隻有撅著屁股挨打。

沒辦法,誰讓那款神秘的飛行器軌跡太過複雜,不但有縱向的“水漂”軌跡,還有橫向的大過載機動軌跡。

整體飄飄忽忽,如同發散的意識流,根本就判斷不出下一步這款飛行器朝那裏飛,不然尼赫魯天文台的ibm計算機也不可能將其列為極複雜天體進行計算,原因就在這兒呢。

但也正因為如此,拉馬努金腦海中不由自主的蹦出三個字母ufo,但沒過多久,又被他給否了,沒辦法,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總讓拉瓦努金覺得自己在哪兒裏見過……

……

“似曾相識?你見過這樣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