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生產線利潤的大頭兒(1 / 2)

正因為如此,別看TNB—2B外觀上看起來很像,可實際上兩款無人機從材料、工藝、航電和性能方麵有著本質的區別。

就好像捷達和帕薩特,雖然都是大眾那種萬年不變的套娃臉,但從本質上來說,兩個車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TNB—2B的區別便在於此。

就拿兩款機型使用的材料來說吧,TNB—2B用的是最普通的航空鋁合金,其源頭能夠追溯到老殲—6上用的鋁合金材料。

隻不過現在中國騰飛對傳統航空鋁合金在鈑金、折彎、切割、機加工等方麵的製造能力遠六七十年代,因此能夠把這類傳統航空鋁合金做得更薄,平整度更好。

可不管如何優化,傳統航空鋁合金的本質是不會變的,那就是相較於現如今那些輕量化的現代高端航空材料整體不但重量更大,結構強度也很一般。

這也導致了TNB—2B在有效載荷和航程上的數據並不好看,再加上配備的WD—41ML-200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不過是該係列發動機的入門級產品,導致整體性能隻能說一般般。

TNB—2E就不一樣了,龍骨使用的是高強度鋁鋰合金,部分支撐結構和機身蒙皮使用的是碳纖維複合材,機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這大量采用芳綸纖維蜂窩結構複合材料。

這些材料不但本身昂貴,用來加工這些材料的設備同樣不便宜。

就拿最基本的機加工設備上的刀具來說吧。

想要加工好碳纖維複合材料和芳綸纖維蜂窩結構複合材料,合用的刀具是最基本的配置。

畢竟傳統的那些用於金屬機加工的刀具並不適合複合材料的加工,因為複合材料不但自身的強度大,而且由於自身的特性容易在加工過程中分層和拉絲。

不僅如此,如果刀具不何用的話,還會導致加工的材料變形、灼燒,最後導致徹底報廢。

所以複合材料加工刀具對於能夠生產出合格的複合材料配件是很關鍵的基礎性要素。

而在這方麵,處於壟斷地位的隻有美國的洛馬和中國的騰飛。

是的,中國騰飛不但在複合材料的生產上傲視全球,在複合材料的專業加工上同樣是該領域的隱形冠軍。

就比方說用於碳纖維複合材料加工的鑽孔專用刀具。

單獨拿出來,幾乎跟普通合金刀具沒啥區別,都是類似十字花的轉頭,螺旋延伸,散發著金屬光澤,沒有啥獨到之處。

然而將其放在高倍顯微鏡下就會發現,碳纖維複合材料道具上的刃口與傳統刀具有著本質的不同,那是一種類似斜向排列的的花瓣兒形狀,也正因為如此每個斜麵實際上有多個刃口,組合起來就宛如盾構機前段的組合刀具一樣,並不是單獨的刃口在戰鬥,而是刃口組合在集團衝鋒。

如此帶來的好處便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孔加工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避免分層和拉絲的形成。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步,可不是隨隨便便想一下就能拿出來的,那是需要極為精密的計算和設計才能完成的東西。

沒有該領域的的豐富經驗和多批次產品迭代的技術積累根本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