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侖派雖是五大門派之一,但卻一直很少與其他四派弟子接觸,門內弟子生於這苦寒之地,終日裏沉醉劍道,有的甚至窮其一生都未曾踏足外界一步。
可這並不能動搖昆侖派在五派之中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昆侖山本就是五派之中第一寶地,素有神仙地的稱呼,更因為一百二十年前昆侖祖師陽虛真人,立於昆侖雪山之巔,單手挽劍一十七,便是逆轉雪嶺狂風整整三息的時間,劍術幾乎通神,其門內弟子更是認為,若是祖師晚生個幾十年,即便是如今的天下第一高手上官羽也未必能與之匹敵。
《淮南子》記載,昆侖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珠樹、玉樹、璿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沙棠樹和琅玕樹在它的東邊,它的南邊有絳樹、雕鳥、腹蛇、六首蛟、視肉,北邊有碧樹、瑤樹、文玉樹、鳳凰鸞鳥等。
不死樹上結的果實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樹上生長美玉,是鳳凰和鸞鳥的食物。
昆侖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疊疊重重的有九層。
不過這些都是傳說,究竟有沒有這些東西,昆侖山上的這些弟子比誰都清楚,也沒見著昆侖派出過哪怕一個長生不死的仙人,但是對外的時候,昆侖中人的說法倒是挺一致,那就是都有的。
此刻數百昆侖弟子少有的聚在一起,神情凝重的看著不遠處雪峰之上的三個人影,手中劍已出鞘,一個個皆是如臨大敵的樣子。
十幾個門內長老,一個個兒也是立於一旁的矮山上,神情略微有些複雜。
他們年紀也都是不小,一個個也是見過不少的江湖風雨,自是認出了雪峰上的人是誰。
劍聖上官羽,至於那撐著黃油紙傘的,雖然沒有見過,但怕不是隻有那位天下武榜排名第十的刺客兒了,至於那女娃子,倒是沒有認出,不過就算單單隻是前麵兩人,就夠整個昆侖派喝一壺的了。
站在最前麵的昆侖派掌教眼睛微眯,不同於門內長老的擔憂,他竟是隱隱有些激動,看了一眼手中的佩劍,已經七十二歲的他莫名的升起了一股子豪情。
自幼在昆侖山練劍的他,此生最崇敬的便是祖師陽虛真人,雖然並不懷疑這上官羽的劍術造詣,但是畢竟同是練劍之人,隻要未曾打過,大都有著與之爭鋒的念頭。
這昆侖山巔氣候極其惡劣,狂暴的北風卷著密密實實的雪片,直撲人麵,若不是有著那神奇的黃油紙傘,使得風雪不能進,否則就算是陳依依如今已經到了顯鋒境界,怕也是承受不住。
可平日裏最怕冷的老爺子沒有躲在傘下麵。
他身上甚至沒有披著那些厚厚的皮裘,隻是穿著一襲單薄的白衣,風雪之中,衣衫飄搖,高大的身軀屹立於狂風之中,不見絲毫老態。
上官羽微微眯眼,在千百雙眼睛的注視下,右手微微向前伸出,於那無形的風雪之中虛握劍柄,掌間自有風雪成劍。
昆侖掌教手中寶劍發出了急劇的顫鳴,周身幾個玄徹境界的長老竟是有些受不了,臉色蒼白,一臉震驚的看著身旁的掌教。
感受著那股強烈的戰意,數百近千名昆侖弟子都是有些激動,看著那山巔的白衣,再是看了一眼持劍而立的掌教,隱隱有些期待。
上官羽也是感受到了那股子戰意,微微一笑,心道破軍上境嗎?倒也是不錯,離一百二十年前的那位昆侖祖師,境界相差也是不遠了。
但是這隻是讓他感到欣慰,欣慰劍道不衰,欣慰這世間依舊有高明劍客兒,沒有任何多餘的情緒變化。
因為他也是世間用劍之人。
隻要他手中有劍,無論是那三尺碎牙,還是如今這風雪一劍,那麼世間就不再有劍。
右手挽劍一揮,掌間風雪盡散,一劍已出,不見有絲毫劍氣,可是昆侖掌門卻是臉色大變,竟是不自覺的向前走了一步,看著眼前的景象,臉上肌肉顫抖,隱隱有些不敢相信。
昆侖山的長老和弟子也好不到哪裏去,瞪大著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同樣驚駭萬分。
景德十八年春,劍聖上官羽登臨昆侖之巔,借天地冰雪成劍,一劍揮出,雪嶺狂風倒流了半盞茶的功夫,劍勁仍未散去。
昆侖掌教臉色潮紅,手中長劍無力的垂下,自嘲的笑了兩聲,再也沒有了出劍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