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君子白硯(2 / 2)

李文碩這樣想著,腦海中的草原上蓋起了一座座高大的樓閣,街道上行人匆忙,孩童嬉戲,小販吆喝……

想到這裏,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那是中原。

“有奴隸的話會死人,沒有奴隸的話會死更多的人。”

年輕人手上的刀磨好了,在太陽的照耀下,閃爍著一股子懾人的光芒。

“我從來沒有敢想象草原上沒有奴隸的樣子,單單是拓跋一部,總人口三十萬,有部落武士三萬餘人,算上他們的家人,差不多有十萬,貴族隻有極少數,剩下的幾乎全部都是奴隸,然而部落裏的糧食,養活貴族和那十萬人都不夠,每逢征戰,奴隸們就會餓肚子,因為他們的食物會被優先供給給戰馬。”

李文碩沉默了一瞬間,他著實沒有想到這些,但他相信世間總會有辦法。

“你這手藝,如果到了中原,也能衣食無憂。”

年輕人搖了搖頭,破落的衣袍在風中搖擺了一瞬,輕聲說道:“我從小就跟著阿爸磨刀,磨得多了,自然有些經驗。”

說完瞅了一眼李文碩背上的寶劍,這是他第一次正眼看李文碩。

“要我幫你磨劍嗎?”

李文碩取下碎牙,遞了過去。

年輕人單手接過,捧在掌心細細的打量著,視線從劍柄掠過,直到劍鋒。

見到這一幕,李文碩卻是瞳孔微縮,這年輕人雖然特別,卻是絲毫看不出修行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是那七十五斤的碎牙握在手上,卻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顫動。

“是把好劍,比我這輩子見過的所有兵器都要好。”

年輕人用手在水窪中撈了一捧清水,細細的抹在磨刀石上,洗掉了那些附著的鐵鏽。

“磨刀用水要足,特別是這樣的好劍,幹磨會對劍身造成損傷,而且要一麵一麵的磨,否則的話會損傷劍的刃口,不過你這把劍很特別,不知是用什麼材料打造的,刃口很是鋒銳,而且想要損耗。”

年輕人輕撫劍身,怔了一下,繼續說道:“很難。”

磨碎牙和磨割肉的匕首並沒有什麼區別,不一會兒,年輕人把碎牙遞了回來。

李文碩看著那閃著銀光的刃口,相信上麵連一絲血絲都掛不住,心中也是暗自讚歎。

李文碩把碎牙重新收起,年輕人也是把身前的刀子都磨完了,兩個大男人坐在那塊兒大石頭上,看著遠處那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

“我前一段時間看過一些中原的書籍,記得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說法,一直不明白是什麼道理,能問一下閣下嗎?”

李文碩笑了一聲,有資格看中原書籍的人,果然不是什麼普通的奴隸,也是有些無奈,說道:“那是聖人言語,意思大概是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不過我學識短淺,對這些經義上的東西,沒什麼了解,在我看來,三人行,不是必有我師,而是必出幺蛾子。不過早年間我聽一位教書的先生說過,書讀的再多,讀不出寬仁二字,那樣都和沒讀一樣。”

年輕人微微一笑,雖然不知道李文碩所說的幺蛾子是個什麼意思,還是出聲讚道:“先生大才。”

李文碩心情很好,以他的那半吊子墨水,竟是有被人稱作大才,稱作先生的一天,回去之後,一定要看一看南上山那老頭子還如何嘲諷他。

“中原真是個好地方。”

“草原也不錯啊。”

年輕人點了點頭,看著不遠處的紅日,眼中閃過一股誠摯的光。

李文碩隻是覺得有些刺眼,偏過頭,看著年輕人這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笑著說道:“你如果生在中原,一定是個書上寫的君子。”

年輕人隻是笑了笑,他其實真的也很想去中原看一看。

“學問這東西,是沒有止境的,有些問題終究是無法解決的,就像草原上的祭祀都相信雲層上住著天神,而中原上的道人則是認為那雲層上住著道家的祖師,和尚們認為那裏住著佛祖。可我就覺得一窩蜂的神仙都住在那裏,也不覺得擠。”

聽得這話,年輕人很認真的搖了搖頭,說道:“草原上的天神居住在極北的冰海裏,每天都會出來護佑他的子民,怎麼會住在雲彩上,那裏有什麼好的。”

李文碩這才知道草原上的天神就是太陽,不免有些尷尬。

“誰說沒什麼好的,你知道雲彩是什麼?”

李文碩這話很沒有道理,但是他也不是很在意,因為在他看來,雲彩上有什麼誰會知道,可是下一刻他就怔住了。

“雲彩是一團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