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麼。”孫氏歎口氣,“可真要不養爹娘,指不定別人要怎麼戳你脊梁骨呢,就蓋學校的那個村子,當年有戶人家,家裏條件不好,把兩個閨女賣給了城裏大戶人家,聽那時候兩個閨女還不到六歲,因為是雙胞胎,長得也周正,買了六十兩呢。”
“什麼時候的事?”
“那早了,有十好幾年了。”孫氏回想了一下道:“後來朝廷不是,對於那些想要贖身的奴人,主人家就得放他們走的嗎?那倆閨女用那些年賺的錢給自己贖了身,脫離了奴籍,後來姐妹倆帶著剩下的一點盤纏,在城裏開了一家點心鋪子,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也因為兩個缺時在那賣身的府裏人緣好,那府裏的太太也待見倆姑娘,平時也照應著。”
“後來呢?”謝琅知道,肯定是有後續的。
“哎,後來那爹娘知道倆閨女自贖,還開零心鋪子,生意做得很紅火,就動了貪念,拖家帶口的去城裏找這兩個閨女要銀子,倆閨女對親爹娘也沒啥印象了,可是人家都找上門來了,就想著花錢消災,給了他們一家十兩銀子。”
“沒想到啊,這開了口子,那家人就跟狗皮膏藥似的,纏上這倆閨女了,三五不時的去城裏要銀子,胃口越來越大,不給就在人家店裏撒潑打諢,害的生意越來越差。”
“那倆閨女就不願意了,直接去府城裏將這一家人給告了。”
謝琅對垂是持讚同態度,“的確該告他們。”
“可不是,跟螞蟥似的,逮著人就拚了命的吸血。”孫氏也可憐那倆閨女,當初被親爹娘賣了六十兩,拿到錢後,那家人轉眼就蓋起了青磚大瓦房,又給兒子風風光光的娶了媳婦,倆閨女呢?給人家做了十幾年的奴婢,“後來衙門裏判了倆閨女贏了,還警告他們,當年既然把閨女給買了,就明閨女和他們沒有啥關係了,以後再上門要銀子,就是犯罪,要抓去坐牢。”
“結果呢?那家婆娘啥也不答應,她就倆閨女是她生的,得給錢斷親才校知府老爺可不害怕這種潑婦,她可是從倆閨女手裏得了一百兩銀子。大嫂您想啊,在莊戶人家,一輩子都不定見到一百兩銀子,她咋就那麼貴呢?”
“後來呢?”
“還有啥後來,那可是王法大堂,那婆娘直接被知府大老爺給打了二十大板,被他們一家人灰溜溜的抬回家了。”孫氏嘖聲搖頭,“本來賣閨女就沒有好名聲,真不到家裏揭不開鍋,沒人願意賣閨女,她家一下子賣了倆閨女不,還用那銀子蓋了大房子,給兒子娶了媳婦,在村子裏的名聲就臭了,現在被知府大老爺給打了回去,誰也不願意挨著他們一家,嫌丟人。”
然後又道:“不過那村裏也有人倆閨女不好的,不管咋地,也是親娘,要點銀子咋了,居然將爹娘告到了官府,這就是不孝,我聽了就覺得惡心。”
看著孫氏是個比較有正義感的,也難怪教導的兩個孩子舉止乖巧懂事。
“再她家也不就是窮的過不下去了,真要,我娘家比他家都慘,我爹殘了,娘身子骨也不好,我家裏八個兄弟姊妹,爹娘可沒有起過將我們兄弟姊妹賣掉的想法。”
謝琅點頭,這倒是,主要還是看做父母的態度。
富人有富饒煩惱,窮人有窮饒清歡。
不多時,那婆婆進門招呼他們可以吃飯了。
孫氏起身去廚房裏端飯菜,可能是看到家裏有人歇腳,那婆婆有添了倆菜,其中就有一盤魚,裏麵整齊的碼放著兩條河魚,還有一盤炒雞蛋,一盤黃花菜炒肉,一份涼拌的野菜和一碗菠菜湯。
瞧著不好看,畢竟手藝有限,卻也有著滿滿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