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趙昺求封(1 / 2)

一秒記住,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第5章趙昺求封

十餘艘戰船乘風破浪,向著碙州島而去。

陽光金燦燦的,散落在前頭老僧身上,讓得老僧如沐金光。

軍中有士卒跪倒在地,麵向老僧,嘴裏念念有詞。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趙洞庭見到自己的親衛中都有人跪倒,不禁是微微皺起眉頭。

軍人就是軍人。

民間百姓趙洞庭不想去禁錮他們的信仰,但軍中士卒信佛,這於他而言並非是什麼好事。

要是士卒都去吃齋念佛了,誰來打仗?

趙洞庭還真感受到點威脅。因為,他恍然發覺,其實他並沒有太多凝聚人心的手段。

現在雷州百姓們感激他給予他們安穩的生活,那日後呢?

當平穩的生活已經成為常態呢?

所有的感恩,都往往會在歲月的流逝中緩緩歸於平靜。

可是能怎麼辦呢?

趙洞庭站在甲板上,看著無得泛金光的背影怔怔出神。

船隊很快便到了碙州島。

數百傷殘老卒沒有再在渡口相迎,而是在定軍山上嚴陣以待。

這次祭祈福,他們作為單獨的方陣出席。

趙洞庭帶著眾臣和士卒們步行上山。

原本埋藏無數屍骨的碙州島,這時也早已再沒有任何的血腥味漂浮了。

雜草將曾經廝殺的痕跡覆蓋。

但趙洞庭從山路上走過,腦海中還是不禁浮現當時的種種。

迫楊淑妃讓權、提拔嶽鵬、樂嬋姐妹的行刺、金的靈性,曆曆在目。

這裏是大宋的中興地,亦是他的發源之地。也是他新生的地方。

對於碙州島,趙洞庭心中始終保持著別樣的感情。於他而言,這裏才是他的故土。

在這裏,總有種親近的感覺。

到烈士碑前,趙洞庭步步登壇。雷州各道士、僧人,還有無得緊隨其後。

老龜果真神異,爬起階梯來竟然都是如履平地。

道士隊伍中,無量觀五位真人悉數到齊,仙風道骨,但卻總蓋不住白玉蟾的靈性。

這道士在人群中總是那般紮眼,仿佛自帶光環。

道、佛分左右盤坐。

無得與世無爭般地坐在眾僧盤坐之處的最角落裏,卻仍是仿若中心。

眾僧都連連向他投去虔誠目光。

能成在世佛的,已有資曆在個寺廟中塑造金身佛像。在佛門弟子心中,那就是佛。

禮炮聲響。

有道士送上來冗長的禱文,趙洞庭照本宣科。

鼎聲響。

鍾聲響。

場麵恍然間變得頗為浩瀚。

這些聲音,冥冥中好似音。

道士、僧人們都已入定,嘴裏念念有詞。這些聲音好似具備魔力,在人耳畔不斷回旋。

而念著禱文的趙洞庭卻是忽地眼中發亮,好似醍醐灌頂。

他突然想到該如何凝聚民間和軍中的向心力了。

國旗、國歌啊!

大宋軍旗繁複,但卻並沒有正式的國旗。

國歌就更不用了。

中國最早的國旗,還是在明朝時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