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第110章欽州大捷(上)
大宋到底得夔州路時間不長,在這裏根基不深。這裏又有太多蜀中人作梗,便遠遠不如荊湖南路等地安定。
隻短短時間內,達州、重慶竟好似突然間變成孤城。
而夔州路主府奉節郡,以及旁側的施州、大寧監雖未發生變故,但也顯得岌岌可危。因為,即便是郡城之內也沒有多少守軍。
奉節守備軍區還沒有來得及招募兵員,總共隻有萬人而已。
嶽鵬、杜滸以及夔州路節度兼轉運使趙與珞接連得知各地叛降的消息以後,俱是震驚不已。
有三隻信鴿帶著最為緊急的軍令幾乎同時向著長沙方向飛去。
誰也沒想,蜀中在失夔州以後,竟然在夔州路還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這著實讓嶽鵬等人覺得措手不及。
也讓他們意料到此役或許並不會那麼輕易就能取勝。
新宋軍不攻重慶、達州兩座重城,他們的意圖,現在誰也沒法推測出來。
隻能夠預料,大戰怕是即將到來。而他們將要麵對的,可能是來自四麵八方的新宋軍隊。
夔州路南末梢。
張玨率領著鎮南軍區軍卒趕到羅殿。
大理兵分三路,一路沿石城郡向北,躥到實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潼川府境內。
還一路進特磨道,兵發橫山寨。怕是有要和越李軍合力取廣南西路的意圖。
最後一路,原本按照張玨推算,本應是進羅殿圖謀夔州路。但是實際上,大理軍隊卻並沒有進羅殿。
這最後一支軍隊隻是從石城郡東進,到自杞境內。
張玨得到線報以後,隻得讓劉諸溫、張紅偉、苗成兩人率閑、機、威三軍撲向自杞,抵擋到得自杞的大理軍卒。
而他自己,則是率領貴、孤以及飛軍北上,欲要去阻擋那些進得潼川府境內的大理軍。
至於往特磨道的那支大理軍,他現在無疑是鞭長莫及了。
鎮南軍區六萬士卒,他也不敢太過分散兵力。
這日裏,夔州路境內和廣南西路西麵可謂是風起雲湧。
大理、新宋士卒不攻重城,卻在蠶食著大宋的土地。
欽州境內。
空氣中尚且還遺留著濕潤的氣息。
從十萬大山中穿過的越李軍個個都顯得有些濕淋淋,果真是直奔安遠郡。
他們在如洪江上架起吊橋,大軍有條不紊渡過大江。
江旁側有如洪寨,寨內原本有兩百宋軍。這個時候,自都是已經早早撤往安遠郡內。
越李大軍,不可能是他們兩百守軍能夠抵擋得住的。
這也幸得是冉安國帶著軍隊到安遠郡內以後,安遠郡郡守有想起這區區的如洪寨。若不然,這寨內兩百士卒難逃升。
大江水滔滔。
陳國峻率著大軍渡江以後,竟是毀掉吊橋,然後並不休整,就向著安遠郡而去。
他顯然是在防範著邕州城內宋軍會趕往這欽州支援。
但他也顯然想不到,冉安國的兩萬瓊州郡已經在安遠郡外等著他。
這兩萬瓊州軍乃是趙洞庭直接傳令調動,又是沿海路直接奔赴廉州。莫他們越李軍,便是大宋軍中,也鮮少有人知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