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車廂(1 / 2)

早晨8:30,擠進擁擠的車廂,能明顯感受到空調冷空氣帶來的舒爽,還未來得及喘氣,就被濃烈的汗臭味湧進我的鼻子,試著忍住呼吸數秒,再次換氣,來回幾次,便不會像第一次吸到那麼不適應。

每一站總有人嚐試進入我們的隊伍,看似不可能還能容納新人的到來卻總能騰出來幾個位置,等關上門,再怎麼不能伸展也不會妨礙他們馬上拿出手機敲打著屏幕,似乎都有什麼不可錯過的重要事,也不會想著去找地方拉扶手,大家都已習慣互相借力倚靠在對方身上。

我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什麼類型音樂都行,流行,搖滾,爵士,說唱,雷鬼,有時也會聽聽交響樂。這是我度過交通時間最好的伴侶,我也不喜歡在路上打電話,影響別人不說,地鐵裏信號也沒這麼好,有時也聽不清楚。

音樂是很可怕的,我會非常依賴它,甚至有點像麻醉劑,是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必備品,聽任何類型的音樂我都喜歡單曲循環到耳朵開始麻痹,排斥才肯罷休,然後換上下一曲繼續,這個習慣保持的已經快數十年了。

不僅如此,聽不同類型音樂時也會帶給我不同的情緒,節奏輕快時會想談一場浪漫的戀愛;悲傷的情歌就會容易讓我陷入回憶;聽歐美節奏強的歌曲,有時會義憤填膺想找人吵架發泄一下,有時會想經曆一場豔遇。不管怎麼樣,我是很難戒掉這個習慣了。

看著窗外,路上的私家車也在排隊,心裏覺著多了一些公平,從效率上講地鐵更快,輸在舒適度,1:1打平,而且開車還要消耗油費,保險費,保養費,停車費等,著實不劃算,話雖如此,我也想要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和別的車不一樣,更豪華更能引入注目,也能有我的私人空間,上下班高峰,不用戴著耳機就可以享受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多美好啊。

學校畢業後我選擇了留在這個城市,都說大城市的機會總是多一些,發現一旦留了下來,就很難回去了。生活帶來的壓力其實還好,每個月可以很穩定的自給自足。可怕的是利欲心的急速膨脹和攀比心的日積月累。每次存的錢回一次老家都可以用的七七八八,之後也從以前一周給家裏一次電話到一個月,慢慢的到半年一次。

在這見過太多的有錢人和所謂的成功人士,也有一些拿本地戶口的拆遷玩家們,進入社會時間越長我也就變得越勢力,遇見有錢又有勢的我已經習慣的戴起笑臉,握手時也自然而然的彎下腰畢恭畢敬。我並不喜歡這樣討好他人,隻希望能這樣通過積累人脈希望有一天得到一個機會,一個能被人賞識的機會。

大三開始我在當地一家規模不大不小的律師事務所實習,跟著師傅整理了整整一年的文件,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與這家事務所簽訂正式合同的機會。師傅也就是這裏的老板,據說年輕時是行業的不敗神話,是唯一一個贏過現在四大狀王的人,後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一個人開了一家小事務所,現在已經是退休年紀,隻接手離婚類小案件,碰巧這幾年離婚率暴漲,小小的事務所生意特別火爆,現在我已經工作了兩年,別的不敢說,在離婚案件這一塊也小有名氣,就連對手的客戶也會問我要名片,說要介紹朋友過來。

兩年來我也存下來五萬元左右,期間也跟著幾個客戶聽他們介紹接觸到了銀行理財產品,利率雖低但是有保障,想著等這次到期就提出來先貸款買輛小車代步,到時候開回老家就倍有麵。

平時日子兩點一線,每個月都會和以前大學舍友聚餐2-3次,十次聚會八次我們會選擇火鍋,一段時間不吃就會想,性價比也很高,又或者能把我們迅速拉回大學校園那個時候的青澀感覺,每一桌都很熱鬧,可是也不會打擾到我們之間的聊天。

坐在我左邊的是周華,是我們四個人之中唯一一個本地人,家裏是做大生意的,大學裏就已經經常開車帶我們出去玩,畢業後直接進了他父親的公司跟著做生意,車子也換成了寶馬,對他來說學法律也隻是一種以後可以保護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手段而已。

坐在我右邊的是徐斯規,浙江人,名字聽著特別規矩實則全都相反,大學裏死皮賴臉,毫無原則追到一個同班本地女孩,畢業後閃婚,現在也拿到了本地身份證,房車都是女方家裏出的,非常紮實的上門女婿。

對麵的張超是唯一和我做了相同職業的死黨,和我一樣江蘇人,在班裏以前就是專科成績最好的,他父親在老家也是律師,不知道給他灌輸過什麼思想,非常清高,也看不起我們這種隻打離婚案的小律師,他隻接商業案和凶殺案等。離婚案傭金再高他也不想去做調節夫妻感情這種事,說這像是居委會的工作,可是有時他也會免費為別人打辯護,智商很高,情商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