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這雞蛋我現在反正也吃不下,這都剝開了,不吃也浪費,不如給雲然,玉然吃,也讓她們也補補身子,”夏悠然看著這兩孩子,麵黃肌瘦的。
夏悠然記得她弟弟夏雲然今年好像八歲,玉然六歲,但兩人看起來都要比同齡的人要小上許多。“這都是窮鬧的,”夏悠然在心裏的歎道。
張氏見女兒這麼說,又看看旁邊的二兒子和小女兒,她哪會不知道,這是悠然故意省給弟弟妹妹吃的。她這個大女兒向來懂事,從沒讓她操心過,也就這李家這事,犯糊塗了些,差點把自己的命都給搭進去。張氏隻要想到她家悠然受的委屈受的罪,便在心裏把李家那家人罵了個遍。
“你姐給你們吃,你們就拿著吧!吃完了,嘴巴抹幹淨了,不要讓二叔家幾個看到,不然又有得鬧了,”張氏不忘交待道這倆孩子。
家裏的雞蛋都是每天她一個一個撿起存好,都是要拿到鎮上換錢的,都屬於公中的。給悠然吃,那是另當別論,要是弟妹知道這雞蛋還給了雲然和玉然吃,那心裏肯定多少有些不舒服的,這家裏孩子多,哪分的過來啊,再說這也是悠然省給她弟妹吃的,張氏這才同意他們吃的。
說起夏悠然的這個二嬸王氏,人倒是不壞,就是心眼小了些,如果王氏知道雞蛋夏悠然沒吃,而是被夏雲然和夏玉然吃了,肯定會找張氏的,憑什麼你家的娃有雞蛋吃,她家的沒有,張氏跟王氏妯娌這多年,哪會不知道王氏是什麼性子,張氏這裏為了夏悠然也夠煩心的,所以也不想在節外生枝。
家裏的農活都是由夏溪河父子幾人操勞的,夏家的田地,自然也就不要這麼多人幹農活,所以夏大海一般都在鎮上打零工,日子好的話,一個月下來也有一兩銀子進響,差的時候就隻有半兩銀子,這麼多年,王氏不是沒有怨言,畢竟大房隻有一個勞力,她們二房卻有三個。不過好在上麵有公公和婆婆壓製著,這王氏才沒鬧騰。
第二天,夏悠然在屋子休息了一天了,覺得待在屋子也很無聊,便出了西廂屋走到院子。
夏家的院子是典型的農家四合院,院子裏的屋子都是用泥土糊成的,靠院子的東邊的幾間屋子,最大的一間是夏老爺子和何氏住的,旁邊是夏悠然的爹娘住的,靠後麵的就是二叔夏溪河夫婦倆住的屋子,西廂房是原本是夏悠然跟小姑夏如琴住一屋,但因為夏悠然上吊的事,所以這兩天夏如琴就和悠然的的堂妹擠一塊去了,雲然就跟二叔家的夏誠,夏意住一屋,然後還有一間廚房,廚房的後麵就豬圈,就拿來養豬的地方,在廚房的隔壁是間閑屋,就一般拿來到一些雜貨什麼。然後就是屋子外麵的院子,院子倒是挺大的,但也顯的很空曠,院子的四周都是籬笆圍起來的,所以看起來並不牢固,但這個時代的農家小戶的大多數都是都是這樣的。
“悠然,你怎麼出來了?身子好了嗎?”剛剛從屋子出來的夏如琴見夏悠然一人站在院子便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