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來自大國的倔強(2/3)(1 / 3)

徐茫在《Nature》上麵的研究報告,在世界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一時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動,關於之前的種種流言蜚語,在這一刻化為泡影,沒有人再敢質疑這一切。

默克教授看著上麵的研究報告,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此刻的心情。

他覺得自己所寫的那一篇質疑的文章,多麼令人捧腹大笑,默克教授甚至覺得整個西方,都被淪為了笑柄,穀歌和IBM竟然沒有把華國扼殺在搖籃中,反而遭到了對方的反殺。

現在...

憑借著徐茫所研製的七十五個量子比特的芯片,直接讓華國成為了量子計算機領域中的權威,這...這簡直就是一己之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徐茫...這家夥到底有多強大?

默克教授歎了口氣,此時此刻...他覺得未來毫無希望,從這篇報告中可以看到,徐茫所研發的量子芯片,比起穀歌的‘狐尾鬆’芯片更加高端,其性能不單單隻是高出了三個量子比特。

無論從單比特門,還是雙比特門,幾乎都是碾壓‘狐尾鬆’芯片。

“這...”

“是不是少了一點內容?”默克教授反反複複看著報告,他發現過去經常被提及的‘徐楊結構’並沒有出現在報告中,根據之前的新聞報道,徐茫的所有芯片都采取了所謂‘徐楊結構’,結果文中卻沒有提及這個神奇的結構。

難道...

徐楊結構是突破障礙的核心?

默克教授皺著眉頭,發現徐茫的芯片采取了一種過去式的封裝技術,這種技術穀歌曾經做過實驗,它的極限僅僅容納五十三個量子比特,超過這個數值會對量子比特的排列造成毀滅打擊。

結果...

情況出現了詭異的變化,靠著過去老舊的封裝技術,實現了七十五個量子比特的突破,那麼隻有一個情況...芯片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或者使用了某一種增量方式。

當然也有可能兩者相互結合,不過默克教學更加傾向於結構的改變,因為之前兩次新聞報道,都提到了一種神奇的‘徐楊結構’。

“唉...”

“怎麼辦?”默克教授相當絕望,未來麵臨的不單單隻是技術訛詐,有可能將遭遇到封鎖。

技術封鎖...

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大美利堅居然遭到了華國的技術封鎖,過去都不敢想象,結果最近這段時間,這種趨勢越發明顯,而且全部拜一個人所賜,這個家夥就叫徐茫。

雖然前方的道路充滿著崎嶇,但項目還是要進行下去的,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沉住氣,不然真的被華國在技術上掐住了脖子。

這時,

默克教授決定啟動合作計劃,正式向穀歌董事會提出,與IBM進行全方麵戰略合作,一同抵禦來自華國的技術扼殺,不能讓華國一家獨大,否則...對美利堅是毀滅性打擊。

而這份計劃很快就通過了穀歌董事會的討論,在美利堅國防部門的牽頭下,由美利堅國防部門、穀歌、IBM、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共同成立了一個組織,他們的目標很明確,超越華國的七十五個量子比特芯片。

為此,

默克和奧克尼進行了一次單獨會麵。

“默克...”

“你覺得...這次由國防部門牽頭的組織,能不能把徐茫給打敗?”奧克尼嚴肅地問道:“我們暫停了量子雲計算服務,如果不能擊敗徐茫,IBM的損失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