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彩光符(1 / 3)

來送書的,不是別人,正好是引導春熙進入“清潔司“,和她在金色樓船相處過十多天的侍從,“何意“。大概李清樹是怕春熙一時衝動,修岔了路,特意派了個熟人,知曉春熙的脾氣,以便好生叮囑她。

何意捧著<心符——李世年編>,態度恭謹,一邊傳達了李清樹的憂慮,一邊察言觀色。

若是春熙有不耐之色,若是掩飾不住的得意,他都會不動聲色,然後回去如實相報。

可春熙哪裏是那等拎不清的?

她正愁藏書室的書籍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就有人送來了正版指導書!從前在紫宸界的經曆,讓她深深明白,在修仙界,善意是最難得的。萍水相逢,人家肯不求回報的善待,就是一份“緣“,值得珍惜。

收到指導書後,她委托何意代她謝過李清樹,現階段,她還不能直接上門道謝——既是對李長老好,也是自我保護。

否則,流言蜚語可是會殺人的。

送走了何意,春熙立刻關起門來,細細翻閱起前人編纂注釋的<心符>。這是所有仙門弟子入門的必考,哦,說錯了,是指定參考書。

總編總結的太詳細了,連可能出現的誤差都寫出來,堂堂一條大道指得明明白白——按照這本參考書來,吃透了,及格絕對沒問題。

如果把<大道符籙術>比喻成簡易版本的字典,上麵粗略的標識了符籙基本形、意和變體,那麼<心符>的具體內容,就是詳細說明,怎麼感悟符籙,並以“心“勾勒符籙的法門。

單獨看“心“,這心可以理解成唯心,是多麼隨心所欲啊。曆代仙門弟子,用“心“感悟的方式,可以說千奇百怪,奇招迭出,各自的理解不同,對外具顯出來的符籙也不同。

這也是造成符籙之道千變萬化的原因。

薄薄的一本書,充其量三萬字,已經是包涵注釋在內了。春熙連頭帶尾看了三遍,第一遍囫圇吞棗,理解個大致意思;第二遍咬文爵字,細細體會其中含義;第三遍辯證思考,將所學融會貫通。

或許是這個世界,符籙大行其道的緣故,她忍不住回想,在紫宸界也掌握了符籙之術,原世界也修行過魔紋。三者,有何不同呢?

就這個問題,她思考了半個月。

半個月內,她努力回想每一次動用符籙的感受,和三個世界勾畫符籙的不同,最後,終於得出結論——

魔紋,不愧帶了個“魔“字,各種魔紋落筆之後,更像是一種規則,一種要求,一種強製性的索取。

就比如薑瑩在知味樓門匾上的落款,“白笑鷗“三個字形成了一道魔紋,這魔紋有她的痕跡,仿佛一道門禁。入了她的門,便要從她的意,若有不順,立即驅逐!

包括白家曆代家主做的各種秘鑰,都是突出的私人標誌物,排他性非常強。這是我的,他人休想染指!

這就是魔紋,天生帶有一種諭令、強製性,居高臨下的意味。不管你聽不聽,反正我這麼說了,就得聽我的!

而紫宸界的符籙,更像是修仙者探索世界後,發現了除了煉器、煉丹、陣法之外,獲取天地之力的一種方式。風、雲、雷、電、水、火等等,各種力量交織到一起,形成了紫宸界的符籙之術。

比較起來,紫宸界的符籙術法,是粗淺的,修仙者能用,但很少有人理解這些符籙為什麼這麼畫?有什麼特殊含義?

而這個世界的符籙,複雜多變到可以出版幾百本百科全書了。

看到雲,可以畫個雲符,看到水,可以畫出水符;雲水相連,於是出現雲水符;雲可以細分成流雲,彩雲,烏雲,雷雲;水,也有泉水、湖水、河水、海水的不同。

各種雲水符……組合起來,也知道有多複雜了。

以心感悟,以心溝通,萬物皆有靈。

以手寫吾心,吾心勿染塵埃,萬物皆為美。

春熙最後合上<心符>,深深的一歎,這是一個對悟性要求極高、極苛刻的修仙界啊。稍微弱一點,就得卡在入門階段,不知道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