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女若詩(1 / 3)

菱花渡的生活非常輕鬆愜意。袁婆婆常年閉關修行,不見人影,隻剩下春熙和小悠、佩佩兩個年齡相仿的女孩相處。

雖然剛開始有點陌生,可熟悉下來,了解彼此的性情後,很快成了好朋友,打打鬧鬧,日子過得飛快。

轉眼就是兩個月過去。

期間,有兩個自幼在仙門長大的小姐妹指點,春熙很是惡補了一番門派曆史和著名人物的生平。

原來,九陽仙門,是九奚真人遊曆至此,見到一塊美麗無比的彩石嘰,十分欣喜,就停留下來,立了“符仙門“。後來收下的三大弟子,分別為厲紫陽、藍亦陽、高雪陽,也是紫陽宮、藍陽宗、雪陽宗的開宗祖師。

三大弟子,按理來說,師從同一位師尊,又是自幼長大的情誼,應該和和氣氣,一同把“符仙門“發揚光大。

可春熙能理解——這符籙之道的修行,太唯心了!

光看感悟心符這一點上,就是五花八門,後來的道路肯定更差異極大。能走到一塊去的,太少太少。

所以,三大宗門的拆分,也是理所當然。

隻是對外,還是三位一體,共同尊稱“九奚老人“為符祖。

厲紫陽為大弟子,他所建立的紫陽宮也是符仙門總壇所在,繼任九陽宮主即為符仙門掌門。

可惜後來,他的弟子們……如出一轍,分裂出丹陽、赤陽、朱陽。

袁婆婆就算是“朱陽“的人,因為年輕時候走錯了路,被驅逐出宗門。好在掌門念在往日情分,許袁婆婆留在仙門內,留一片菱花渡度日。

在仙門九宗內,菱花渡算是哪邊也靠不上的邊緣。

小悠和佩佩雖然年幼不知世事,可也知道,不能誠心留下的,就不必浪費功夫了,索性誠誠懇懇的說明處境。

哪裏知道春熙完全不在意。

她是半妖,除了菱花渡,還能去哪裏?袁婆婆再被排擠,但她可是掌門的師妹,能得到正統的修行指點,便已經是僥幸了!

“誒,對了,小悠姐姐,你和佩佩感悟的是什麼符?“熟悉之後,春熙不由關注身旁人的修為進境。

小悠和佩佩對視一眼,尷尬道,“我們還未感悟出心符。婆婆不許我們看李師祖的<心符>。“

“這是為何?“

春熙還是覺得,李世年版本的<心符>很有用處。上麵詳細的介紹怎麼測試自己的體質屬性,偏木偏水?怎麼利用自身的屬性,加強感悟成功的幾率種種,好似指出一條坦蕩的大路,按著走就不會偏了。

完全放棄,連看都不看,豈不是空有寶山卻視而不見?

“婆婆說,若是學了李師祖的<心符>,這輩子成就有限,撐死了符師。而符師不上不下,到頭來還是憑人欺負的命,不若不修煉!“

聽聽這話,春熙聯想到當日慶雲殿,袁聖音懟宣碧薇的一幕,大概了解婆婆的性情了。不然以她和掌門林聖智的師兄妹情分,回到紫陽也不過一句話的事情,何至於帶著兩個未成年女孩留在偏僻的菱花渡?

春熙也不會置評什麼,不然沒有袁婆婆的出現,她怕是得跟著宣碧薇去那碧波庭——碧波庭歸屬碧陽。

碧陽宗出自藍陽,那和紫陽的派係就不是一體的了,更疏遠了。對了,宣碧薇的姐姐,也是紫璿的另外一個孫女宣雪薇,卻是雪陽的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同一家人,卻分屬不同宗門,這得說起符仙門的本身功法了。

感悟本心符之後,差別還不是特別大。到凝練本命符後,對符籙之道有了大致了解,將來的發展就天差地別了!別說從小一起長大,情分深厚,也別說血脈相連,嫡親的父子母女到了此刻,也得各奔東西——所求的大道不一致啊!

仙門九陽,是九種符籙之道的演化,隨著修為的增加,差異隻會越來越大。好在彼此因為有姻親、血緣關係,內部的競爭還算和諧,沒有發生過大的衝突。

袁聖音的符籙之道歸屬朱陽,朱陽不肯接受她,她也不能改變理念去紫陽。這才讓菱花渡淪為邊緣,那一邊都指望不上。

春熙很想了解,符籙的九大演變具體表現,但這就不是兩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能知曉的。粗略的說了下幾個派係的關鍵人物,還是以“八卦“的形式聊天知曉。

兩個月後,她的本心符完全穩固,得袁聖音指點,幾乎完全消化了,基礎踏實,沒有任何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