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賦之才(1 / 3)

八音閣弟子最驕傲的,是他們不僅精通符籙之學,更擅長音律。音律為攻擊手段,防不勝防,高階的音修,是比大符師乃至符尊更強大的存在,飛花摘葉,千裏之外即可傷人。

可惜,音修對天賦的要求太高,八音閣已經數百年沒出過一個能以“音殺“震撼南域的高階了。

春熙原本對八音閣不大了解,可前兩日她在玄法台彈奏了一曲“十麵埋伏“,琵琶錚錚,震驚所有。瞬間懂得,原來這個世界的音律之學,還有她發揮的地方。

比音律攻擊防禦之法,她不擅長,但是比韻律的掛,比起單純的旋律之美,不是她看不起別人,她就眼睛長在頭頂上了,就是把八音閣的弟子貶低到塵埃裏了,怎麼了?

哪裏錯了?

以寧新池為代表的八音閣弟子,對春熙的了解,還是太片麵了。覺得她修行天賦是極高,感悟了問心城的核心本符,未來前途無限,可不過年少時代學過幾首琵琶曲,就想跟八音閣在韻律上一較長短?她也未免太把自己當一回事了!

雙方在街上“偶遇“,根本不用旁人挑撥,就勢同水火。一方攜帶靈器,碧玉簫、紫竹笛、七弦琴、九孔蘆笛,寧新池的師弟師妹們,也都是出色的音律奇才,各有絕活。

當然,若是正常按八音閣的規矩比,人人將自己拿手曲目表演出來,怕是要演到天黑去。春熙哪有這個時間?她直接一曲<琵琶吟>,低吟淺和,聲聲如夢如訴。在她手中,琵琶似活了過來,彈奏出的聲音分明是在傾訴——人與琴在交談,琴在與人回應。

人琴合一。

自認為能比的上這首曲子的,再來比拚,不然就別獻醜了。

<琵琶吟>在街上公開演出,圍觀的群眾裏三圈外三圈,都安安靜靜的,結束之後也沒人鼓掌出聲,生怕攪了此景此情。

這一下,直接讓寧新池的師弟師妹們懦懦不安起來。

寧新池暗暗的壓製住怒氣,“我門中最擅長琵琶的胡師姐不在,不然,容得你囂張!不如,比過其他!“

春熙無所謂,“好啊,反正琵琶也不是我拿手的。“

“那你最拿手的……是什麼樂器?“

春熙嘴角一勾,暗道,少年,真不是故意占你便宜。和你比,我多了三百年的紫宸界生活,曾有大把的寂寞時間研究音律,各樣樂器都學過用過——不管是為了融入天道宮眾姐妹之中,還是閑極無聊打發時間,她是真的“擅長“啊!

而穿越之前,托互聯網讓世界變小的福,她也有足夠的機會去學習了解來自各地的奇奇怪怪樂器。隻有她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分別,就沒有她想要而得不到的。

“我拿手的就算了,怕欺負你!讓你們先來選擇吧!從你寧師兄開始,有一個算一個,隻要你們能彈奏演出的曲目,勝過我的,我就伏地叩首認輸,從此見到你們八音閣弟子,我繞道而行!“

寧新池被激發火氣,“比就比,誰怕誰!“

他的簫聲清幽動人,一曲之後,讓圍觀群眾感覺耳目一新,紛紛鼓掌叫好。

可惜,能比得上<平湖秋月>嗎?

春熙以閱曆的深度,加上“紫陽大殿“重塑身體後的強大控製能力,將洞簫名曲<平湖秋月>演繹得不帶一絲煙火氣,仿佛這不是在比試,也沒有為了符仙門與八音閣之間的矛盾立下重誓。

她將在場之人都代入了秋夜之中,晚風清徐的場景。夜空中一輪素月孤懸,私下裏寂靜安寧,水波清幽蕩漾,漣漪層層倒影了星空的明月。

一曲終了,大家隻覺得身心都洗滌過一遍,輕鬆愜意,好像真的在那秋夜之中度過了美好的一晚,忍不住露出愉悅的微笑。

寧新池對樂理感悟的更深,別人隻是喜歡<平湖秋月>的旋律,他卻能聽懂旋律中對自然美景的熱愛,那就是自然之音啊!如此純粹優美的旋律,充滿了詩情畫意!

他輸了,不想承認,可是輸了!輸得心服口服。

等輪到他的師弟師妹們,已經不是比試了,而是“自取其辱“——主動用平日裏自己最擅長的樂器,最拿手的曲目,和春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