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仇人見麵(1 / 3)

孫秀看著司馬倫,開始侃侃而談起來了。Ww.co

“第一,我們要轉變陣營,加入太子黨,改善與其他大臣的關係。”

“第二,暗中向皇後泄露有人要廢掉她的消息,加重皇後的不安情緒,讓皇後對太子下手。”

司馬倫聽到孫秀的話,眉頭卻是緊緊的皺了起來。

“俊忠說笑了,汝之計策,豈不是要我腳踏兩條船?”

腳踏兩條船,在大多數時間,都是直接淹死的。

“是,也不是。”

孫秀臉上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出來。

“若是太子贏了,大王自然是功臣,但日後權勢也就這般,隻要大王不做過分的事情,榮華富貴是不缺的。”

這些東西,司馬倫他早有了。

有了的東西,自然也就不稀罕了。

“若是皇後贏了呢?”

皇後?

“哈哈哈。”

孫秀先是一笑,再說道:“若是皇後贏了,便有臣下的第三步了。”

“第三步?”

孫秀點了點頭。

“太子宮變不成,定然被廢,到時皇後也不會留太子的性命,待太子死後,大王可借著王公大臣的憤怒,與諸王一道反對皇後,乘著皇後對我們的背叛一無所知,裏應外合,定然能夠將其消滅,而且,從此以後,大王就可大權在握了。”

“妙,妙啊!”

到這裏,司馬倫也知曉了孫秀的計策。

也就是說,無論是太子贏還是皇後贏,他司馬倫始終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區別是收獲得多,還是收獲得少。

“如此說來,若是按照俊忠所言,那本王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不料在這個時候,孫秀確實搖了搖頭。

“大王恐怕還不能高興得這般快。”

“嗯?”

司馬倫眉頭一皺,眼睛看向孫秀。

“莫非,還有變故的。”

“不是變故。”

孫秀輕輕搖頭。

“而是從長遠來看,大王即便現在得安生,日後也得不了安生。”

司馬倫表情逐漸嚴肅起來了。

“先生教我。”

“太子,終究是靠不住的,若是皇後被廢黜,這天下,便是太子的天下了,太子隱忍至今,大王以為太子何許人也?”

太子何許人也?

趙王想了一下,之後才說道:“原來本王以為,太子不足為慮,但是如今看來,太子並非你我表麵上看得那般簡單。”

“不僅不簡單。”

孫秀的眼睛微微眯起來,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大王可知漢之景帝武帝?”

漢景帝漢武帝?

司馬倫愣了一下,之後輕輕點頭。

“這兩位,皆是青史留名的帝王。”

漢武帝就不說了,秦皇漢武,作為漢朝與劉邦齊名甚至知名度還要超過劉邦的帝王,說是千古一帝也不為過了。

當然,漢武帝有對有錯,但與秦始皇一般,他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沒有漢武帝,就沒有西域,後世也不會有新疆了。

再者說,千年漢人。

不論唐宋元明清,漢人一詞,源遠流長,一直到後世,國人依然以此為榮。

漢景帝的知名度自然是不如漢武帝的。

但是,作為秦昭襄王對秦始皇一般的人物,他漢景帝,就是漢帝國的秦昭襄王。

沒有漢景帝為漢武帝打下的基礎,沒有他將諸王的力量消磨殆盡,也不會有後來漢武帝的功績了。

“他們兩個都有一個共同點。”

共同點?

司馬倫愣了一下。

“你是說...削藩?”

孫秀點了點頭。

“大王若是援手太子,自然是有功的,短時間內,太子或許不會對大王下手,甚至在很多方麵,太子還會依仗大王.”

“但是!”

孫秀來了一個轉折。

“待諸王勢力被消磨殆盡之後,太子接下來要對付的,便是大王了。”

“太子,為何要削藩?”

“大王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

孫秀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帝王,如何會容忍自己的權力不穩,並且受到他人的覬覦呢?”

“先生想的太遠了,這一路上,變數無數。”

“謀臣,便是為主君謀千秋,而不是謀當下之策,謀求當下之策之謀臣,不過爾爾罷了。”

他孫秀,是千古謀臣!

“大王得早下決斷。”

“如何決斷?”

司馬倫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諸王之中,不願被削藩的人,難道還會少?”

司馬倫眼睛一亮。

“俊忠是說....齊王?”

“不僅是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