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僧的步伐,王生步入白馬寺。
大學飄飄,白馬寺更顯得有些佛韻在其中。
四周往來,也有些香客。
不過這些香客大多是女子,未出閣的女子,則是頭戴紗帽,三三兩兩的,到白馬寺禮佛。
由此可見,這佛教,還是有些影響力的。
白馬寺大雄寶殿之前,如今卻是人滿為患,寶殿前築起了兩座高台,兩座高台之上,有兩個人盤坐期間。
比丘,佛教指出家受具足戒的出家人。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不過,朝東高台上坐著的是一個道士模樣的男人,朝西的高台上坐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比丘的服飾。
朝西高台上的,自然就是法護比丘了。
但是這個朝東的高台上的道人,又是何人?
能與法護比丘對台而坐,恐怕也不是常人。
到了大雄寶殿前,接引王生的僧人也下去了。
這僧人隻與王生介紹了法護比丘,除了王生問的問題便是問寺中有何高僧之外,更多的,恐怕是不想宣揚這道士的名聲罷了。
信仰之爭,佛道兩家之間,關係可不是多麼融洽的。
好在這廣場雖大,人卻不多。
今日能到此處來的,恐怕都是勳貴人家,高門世家之後。
掃視一遍,王生馬上便看到了衛階的身影。
他身邊跟著一個豐腴女子,恐怕是衛階的家人罷。
“叔寶兄。”
走近了,王生也輕輕喚了衛階一聲。
“廣元侯”
衛階臉上馬上露出笑容,連忙迎了上來。
“郎君到了,也不先知會我一聲?可是生分了。”
“如今不是來了。”
王生輕輕一笑,目光卻是看向衛階身後的女子身上。
“這位是?”
衛階微微一笑,介紹道:“正是拙荊。”
還真是衛階妻子。
王生連忙對她行了一禮。
“小弟拜見嫂嫂。”
衛階是你王生年長的,這一聲嫂嫂,倒也不過分。
“山氏見過君侯。”
山氏是山濤孫女,也算是禮儀詩書之家,王生現在貴為開國侯,即便是尊她為長輩,但是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
雖然說白馬寺有許多前來許願還願的世家貴女貴婦,但是這大雄寶殿之前,卻是少見黛粉之色,這山氏算是王生舉目四望中的唯一一人了。
這也是王生能一眼便找到衛階的原因之一。
王生盯了山氏看了許久,衛階也知道王生心中有些疑惑,連忙解釋道:“拙荊平素喜歡《老子》,《周易》,還喜歡卜筮,如今郭璞來了白馬寺,這才要來殿前的。”
原來是這個原因。
王生輕輕點頭。
他的注意力卻是被這個郭璞吸引過去了。
說起來,郭璞
王生也有一些印象。
而且是神棍印象。
就光說名聲來看吧,這家夥在千年之後的宋朝,宋徽宗追封其為聞喜伯,元朝時,元順帝加封其為靈應侯。
其間傳聞,更是玄而又玄。
其中有一件,說的是郭璞走到廬江郡,廬江太守胡孟康被丞相司馬睿召為軍諮祭酒。
當然,這件事是過幾年發生的,也就是永嘉之亂之後,正統已經到了建康,也就是江南了。
當時,戰亂頻發,不過江淮之間還是平安無事,胡孟康安然無憂,不想過江南去。
郭璞為他占卜,得到的結果是“敗”。
胡孟康不相信。
郭璞整頓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