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選秀(1 / 3)

以王生現在的班底,是很難有足夠的人手支撐三郡之地的屯田的。

而且這種人選不僅僅是要人才,而且還要那種異於常人的人才。

尋常的人才,若隻會治國之才的話,遠不夠。

因為他還需要應付當地郡縣的其他壓力,就譬如若是在潁川屯田的話,不會與世家斡旋,那自然無法站穩腳跟。

莫非當真要用世家人?

王生頓時陷入糾結之中。

不過,就算是要用。也得找個機會在皇帝麵前說一說,先行說清楚了,也就沒有後麵的誤會了。

王生輕輕搖頭,而一邊的張賓臉上卻絲毫沒有意外之色。

“短短兩三日,洛陽聚集的寒門士子原本就不多,況且寒門士子中,一百個有一個能用的,便已經是極為不易了,主公莫要失望了。”

即便是張賓前麵打過預防針,但真麵對此幕的時候,王生多少還有些失望。

難怪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大多受到世家掣肘,非是皇帝不行,而是時代所致啊!

治理國家的人才,全都是世家人,你如何不會被世家掣肘?

便是秦王漢武到了這個時代,恐怕也為之奈何啊!

時代造就英雄。

“看來這屯田人選,還是得用一些世家之人,不過該用何人,我得先去問問陛下。”

弄出人選來巴結潁川士族當然不錯。

但這不是王生想要看到的。

原因也很簡單。

潁川士族的士子來管潁川的屯田之事的話,絕對不行。

家長裏短,各種親戚輪番騷擾,想要做成一件正事,不容易。

“那張賓便靜候主公佳音。”

王生輕輕點頭。

這種事情,也是要與皇帝說的。

...........

潼關。

有一隊車馬緩行。

車隊很長,有許多牛車拉拽著糧草。

正是去雍州賑災的趙王司馬倫。

“幾年前還來過潼關,不想現在變成這副模樣了。”

趙王臉上有著感慨之色。

潼關城堅,但是經過了兩次戰爭的摧殘,表麵上看去已經是有些殘破了。

“弘農郡本王之前也走過不少次,現在是連人都變少了許多,還出了什麼安民司,嗬嗬,這個廣元侯,看起來也不是什麼純良之人。”

一邊,孫秀輕輕點頭。

“不想一個齊王年,便讓弘農楊氏一蹶不振,反而是給了廣元侯可乘之機。”

“途經弘農之時,有弘農楊氏的人想要找大王,言之廣元侯的種種劣跡,但都被我擋下來了。”

司馬倫愣了一下,眉頭微微皺起。

“你為何擋下來?”

這可是廣元侯的把柄,不好好抓一抓?

“臣下聽了弘農楊氏人的話,發現廣元侯雖然是控製了弘農郡不少東西,但並沒有做什麼違反規製的事情,以此事,很難說是廣元侯的把柄。”

司馬倫臉上露出可惜之色。

“那就可惜了,若廣元侯有把柄在本王手上,他還不任由本王拿捏?”

孫秀輕輕點頭,臉上還帶著笑容。

“不過這也是好事情,原本我便奇怪,為何像廣元侯這般人,與陛下之前又沒有多少關係,為何如此忠誠,現在看來,廣元侯是沒有多少忠誠的,這種事情,能隱瞞一時,卻隱瞞不了一世,終歸有一日,陛下是會見到的。”

司馬倫卻不以為然。

他可是知道自己老子司馬懿是怎麼發家的。

“若能忍到他要忍的時候,一切也就白費了,況且,弘農郡的事情,又說明不了什麼。”

司馬倫輕輕搖頭,再說道:“不過,以此為角度,未必找不出廣元侯的破綻。”

“但大王的破綻也不少。”

借此機會,孫秀連忙給司馬倫提建議。

“前麵大王與朝中重臣商議,將許多家貴女都送入宮中,這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若這些人背後都有大王的影子,陛下若是知道了,恐怕心中不快。”

司馬倫卻是輕哼了一聲,不以為然。

“本王給陛下選妃,有何不妥?沒有我來掌掌眼,陛下豈不是看走眼了?若是一些有心人待在陛下身邊,我司馬家的天下,不就敗壞了?”

孫秀再說道:“與廣元侯一般,他在弘農郡的事情,大王想要抓來做把柄,對於其他人來說,大王在陛下選秀之時的動作,又何嚐不是這個道理呢?”

司馬倫搖頭。

“陛下不會對我如何的,再者說,他現在讓我出鎮雍州賑災,便是要用本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