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廈將傾再出山(3)(1 / 3)

“君侯看宣皇帝的手記,莫非是要效仿宣皇帝?”

王生看了汝陽郡主一眼,也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宣皇帝乃是曹魏忠臣,效仿又如何?如今朝中波瀾四起,我非皇族中人,又非高門大族之後,自然得小心謹慎,細思生存之道。”

“或許君侯的心意,並非是如此。”

汝陽郡主眼神狡黠,看著王生,像是一隻狐狸一般,漂亮的狐狸。

“有時候,太聰明,明白太多,對你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好事。”

王生將汝陽郡主攬入懷中,後者嚶嚀一聲,沒有抗拒,而是順勢倒入王生的懷中。

“我想,君侯是會更喜歡聰明的女人一些,而不是那些癡傻的女人,另外,我雖然是司馬家的人,然而司馬家如何,對我來說又有什麼關係,更何況,若是在君侯手上,我也能保住司馬家的血脈。”

“你倒是豁達,然而我卻是沒有那種意思,如今心心念念的,便是為陛下分憂。”

見到王生一本正經的說著胡話,汝陽郡主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男人,嘴裏就沒有一句真話,尤其是君侯,難怪我被你吃得死死的。”

王生的手在汝陽郡主身上隨意遊走,臉上倒是沒有什麼表情。

但是後者馬上就有反應了,俏臉刹那間便通紅起來了。

“我其實是喜歡愚鈍一些的女子的,太聰明的女子,便太難掌控了。”

“可君侯也喜歡有挑戰性的女人罷?”

王生看著躍躍欲試的汝陽郡主,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別的不知道,現如今我不將你吃下去,怕這書都是沒得看了。”

說著,也不顧汝陽郡主的抗議,當場就將司馬雲給辦了。

一番雲雨之後,汝陽郡主也是心滿意足了。

“那本郡主便在君侯身側,紅袖添香了。”

吃了汝陽郡主,王生尚且還有精力。

便繼續拿著司馬懿的手記看了起來。

於此同時,他的思緒也是開始飄飛起來了。

司馬懿,他王生是一定要吃透的!

司馬懿的一生,對王生來說,實在是有太多可借鑒的作用了。

在三國時代的前半段,除了站隊之外,司馬懿沒有太多功績。

這段時期,他一直是以幕僚的身份,侍奉曹操、曹丕兩代君主,沒有被史書記錄下的實際操刀的工作。

不過司馬懿絕不是那種隻會玩辦公室政治的弄權之臣,是一個「能臣J。

史書記載,司馬懿在入仕之後,勤於職守,常廢寢忘食,並屢有功勳。

上班全勤和積極進取可以裝出來,但最後這個,是絕對裝不出來的。

在曹操在位期間,司馬懿隻能算是比較外圍的幕僚,地位遠不及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這些謀臣。

曹操征討漢中張魯的時候,司馬懿曾經諫言,應該一鼓作氣進而攻取益州,但並沒有引起曹操的重視,不過倒是由此引出了一個成語——「得隴望蜀」。

即便如此,司馬懿依然屢屢獻計。

比如建議把漢武帝時用在邊塞地區的屯田製引入中原地區,解決了曹魏的糧食問題;又比如關羽水淹七軍、兵圍樊城時,主張聯吳抗劉、讓東吳抄關羽後路,既解了樊城之圍,又撕裂了孫劉聯盟,可謂一箭雙雕。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位置,最高也不過是一個太子中麻子(算是太子的幕僚)。

司馬懿真正開始進入曹魏決策層的核心,是在曹操去世、曹不繼位後。

因為曹操原本就是把他作為第二梯隊,給自己兒子留著的,這也是曹操在世時,對司馬懿是既用又不重用的道理。

這樣一來,拙拔司馬懿的恩典是曹丕給的,如此才能保證司馬懿是一個忠於曹丕的能臣,而不是一個尾大不掉的權臣。

從司馬懿的角度說,他在位不配才的情況下,還能忠於職守,屢出奇謀,歸根到底還是自己早就看破了這一層一格局決定結局,眼界決定成敗。

曹丕繼位為魏王後,司馬懿隨之升任丞相長史。

而在第二年,曹丕代漢自立,逼著漢獻帝退位自己當了皇帝,司馮懿也隨之一路升遷到了尚書右仆射。

曹丕兩次親自南下攻打東吳,留守許昌的都是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