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登山(1 / 2)

蘇念熙嚴重懷疑青藍建校時或許就考慮過風水,西山這邊入口簡直近的不像話。雖然今天是周日,天氣雖然不算特別好,至少沒下雨,按道理來說,本城應該會有不少人來爬山。

不過西山主要入口在南北兩個方向,大牌坊,景區中心,知名景點,多數分布於南北二處的爬山線路上,蘇念熙他們走的這個東入口不但沒什麼景點,而且基本上都是小路,遊客爬起來辛苦,漸漸也就不來了。

三生大學的北校區和東入口無縫對接,他們先是進了三生這邊曆史學院的小花園,亭台樓閣,還有棟古色古香的建築,名為忠烈祠。

蘇念熙高一時來過,那會兒班上曆史老師帶著興趣小組過來祭拜,她興衝衝也參加了,彼時同桌就是嚴多聞,因為她還清楚地記得,準備出發時多聞曾經非常奇怪地問過她:“你以後學文學理?”

“當然是學理科啊,你問這個幹嗎?”蘇念熙收拾書包,隨口反問。

“一個學理的,你在曆史上頭花那麼多時間幹嘛?”

“哦。”蘇念熙懶得理他。

說歸說,後來理科成績不佳,曆史卻考得不錯時,蘇念熙偶爾也在想:“我是不是也該功利一點,現實一點,把那幾科不重要的時間拿來給物理化學?”

她猶記得那時小小的腦袋思考這樣的問題,仿佛已經是人生最最重大的抉擇,不過二十多歲,她就不覺得那樣的後悔有什麼價值了。

或許是跳出了成績排名的束縛,反而更能體會到曆史古文的樂趣,既然是我喜歡的,管他文科理科呢?既然老師教,我自然可以認真去學,珍惜這一年吧,待到文理分科結束,就再也沒有機會聽那位常把青銅器雕刻圖案穿在身上的向老師說古論今了,有時想起來,咀嚼一番,居然還有點懷念。

向老師算是個比較喜歡帶領學生實踐探索的曆史老師,她年紀估計得有四五十,卻很喜歡四處遊曆。自己放假時就常去其他城市的名勝古跡探索,也曾帶著他們選修曆史興趣課的十幾個學生在蓉城裏走街串巷。

那時蘇念熙才知道,原來竟是小瞧了自己生活十來年的城市,雖然不如北京西安那樣處處古跡,卻也留下許多有趣的曆史故事。一條街道名字的由來,竟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而某個小區原來竟是片湖泊,還有他們最愛去的購物商廈,差點建不成,隻因為打地基時挖出了古代官府的竹簡。

這老師也時常在班上安利省裏市裏的各種博物館,看得出是真心喜歡曆史這門學科,有時看她講得動情,蘇念熙也有幾分感動。

第一次來西山的東入口就是跟隨這位向老師,蘇念熙還記得是清明節前來祭奠,莊嚴肅穆是肯定的,可畢竟帶點小孩子心性,她那會兒居然還是有點興奮的。

現在成了大人,又和一群少年走到這處祠堂,蘇念熙覺得,管他的分數排名呢,自己喜好的科目,好好堅持就行。否則,以後成了無聊的大人,每天工作之餘,或許還得靠他們保持著生命的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