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五 野鴨湖觀鳥二(1 / 2)

大約再進去一點點,景區便不允許車輛進入了。

社長大人一聲吆喝,或許是因為實在坐了太久,車上人伸伸胳膊動動腿,舒展一下,才從車上緩慢地挪下來。

甫一下了車,蘇念熙感覺整個人為之一振。

車上的空氣都是大家呼進吐出的,實則已經渾濁不堪。

而即使是校園環境在市內堪稱翹楚的青淵,也絕不會有這樣好聞的空氣。

野鴨湖空氣有微微的濕潤,清新中帶點兒青草的甜香。

社長大口呼吸,然後一臉陶醉的表情。

舉目四望,果然不愧是號稱濕地公園的地方,開闊得簡直不像話。

蘇念熙知道,從前有段時間,濕地並不怎麼受人待見。

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地方,既非人類可以居住的旱地,又不似正了八經的湖泊,何況還常有沼澤吞人的事件,還不如開墾了做田地,裏頭腐殖質含量豐富,倒是能撐個幾年的好收成。

可後來,有著一批如同何苗教授這樣的人呼籲,人們才發現,這種看上去可有可無的濕地,竟然內裏大有文章,物種多樣性獨特而豐富,真要算起來居然是無可替代的。

況且,雖然總喊著人定勝天的口號,可濕地墾荒並不順利。

蘇念熙覺得,有時人類的辛苦勞累,其實自然也就是隨意一個報複,便能全盤掀翻。

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仿佛無論何時都不能舍棄。

從前的人篤信某種道法自然的法則,甚至會將大自然的一些現象賦予某種想象,或者編些奇談怪論,借以教化世人。

蘇念熙發現好像每個人小時候都聽過那個老槐樹的故事。

說是有戶人家人丁興旺,一天夜裏主人夢見槐樹顯靈,次日驚慌失措居然把樹給砍了。

以後厄運纏身,最終鬧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還有魏魏說過,自己小時候聽過一個青蛙的駭人故事。

“村裏有人賣青蛙,每天剝蛙皮,結果有天讓人發現死在家裏,全身皮都給剝掉了。”

當時月黑風高,蘇念熙非常後悔自己幹嘛要聽魏魏講這麼個猝不及防的kongbu故事。

“大哥,我隻不過問你外賣要不要點韭菜炒青蛙而已啊,你說不吃不就結了嘛!”她記得自己當時大叫。

“誒呀,我這不是想解釋一下嘛,自從聽了這個故事,我從來沒吃過青蛙了。”

……

蘇念熙至今想起這個給人巨大遐想空間的故事,還是覺得有點心悸。

她拍拍胸口,然後四處張望,想借著野鴨湖的美麗景色療愈一下自己脆弱的小心髒。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有女生低聲吟誦。

是啊,初秋的野鴨湖,蘆葦叢白得深淺不一,竟然白出現了某種美妙的層次感。

尤其是微風拂過,蘆葦頂上的絨絨如海浪一般,不需要刻意去感受,風在這裏就有了實體。

荻紅盧黃,遠山近樹,秋季的野鴨湖深淺不一,濃妝淡抹,總是相宜。

蘇念熙則想起來那句“楓葉荻花秋瑟瑟。”

或許是心境不同,她們看著同樣的景致,卻隻覺得開闊,並無悲涼。

世人寫秋總喜歡悲傷的氛圍,可寫得多了,也就厭倦了。

“萬類霜天競自由。”

這或許是最為流傳,最最豪氣的秋天。

可惜這裏沒有菊花,不然宋代也有一個豪氣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