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五 動物園討論(1 / 2)

由於是純公益性質,她向身邊人推薦時也絲毫不會臉紅,反正我也不圖你啥,對吧。

大家看是保護自然方麵的東西,基本上也能接受,畢竟,誰會跳出來說我對生態環境,對於身邊這些花花草草,毛茸茸小動物絲毫不感興趣也不願意支持呢。

算是借了東風,她在這幾個月間,也算是把公眾號做得有聲有色。

那份邀請函也順理成章遞到她手裏。

同去的還有保護中心的薑師姐,薑煙竹似乎還是放不開這份事業,隻是選擇了個工作時間比較穩定的職位,卻仍然活躍在自然保護的圈子裏。

聽說要和她一起走,蘇念熙其實心裏毛毛的,那會兒自以為為了餘老師出頭,犯下的那些傻,不知道劉圭有沒有告訴師姐。

但幸好,周日那天二人見了個麵,師姐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快。

說不定是人家大度呢,懶得和自己這個“小孩”計較。

不管怎樣,二人還是定好了票,前往活動地,三寧。

這次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培訓,最讓蘇念熙覺得有趣的是,此次參會的居然大半都是各大動物園的工作人員。

她在簽到時還認識了蓉城動物園的宣傳管理員,說是兼職半個獸醫,聽他說了不少趣事。

“我們園裏最近出生的小白虎呀,你看,可粘人了。”

還要故作不經意地給她看看自己手機裏的萌照。

人家這麼說時,蘇念熙簡直嫉妒到發瘋。

她上次看見如此喜愛展示的,還是那個生了個玲瓏可愛小女兒的大叔同事。

這次培訓的主題是“保護本土生物,建設更美動物園。”

當天晚飯,薑師姐認識的人多,也就帶著她和同桌人講話。

這桌有個老師,看起來挺特別的。

因為來參會的多是各動物園負責科普教育和宣傳的年輕人,這位老師操著一口明顯帶點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年紀仿佛已經不小了。

薑師姐本著尊敬前輩的理念,主動和他攀談。

“您這是第一次來三寧?”

“二十年前來過呢,”這位姓潘的老師說話時不疾不徐:“運送一對金貓和一對兔猻回去。”

這話一出口,同桌的幾人都安靜了,沒有人動筷子,似乎是在回味這句話。

蘇念熙不知道行情,薑師姐卻從業多年,自然知道厲害。

“現在野外幾乎都沒有金貓的發現報告了,連住在動物園的,也隻有四隻而已。”

“兔猻稍微好一點,可也就是三寧這兒獨一份了。”

蘇念熙也震驚了:“所以說,那時候他們不但有很多,甚至可以往外送?”

薑師姐重重點頭。

又有人說:“就連現有的金貓,大部分生活環境也不咋地,調配繁殖都難咧。”

一個三寧當地的管理人員說:“我們這兒的兔猻還不錯,動物園為他們開了微博,也算是炒作出了一家子網紅。”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但蘇念熙知道,這個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從前兔猻那麼多,倒是也沒什麼人在意。”

“嗨,那會兒都隻看外國動物,”潘老師拿了碟水果回來,也接上話:“這種本土動物都沒人關注的。”

動物園裏的動物,除了保護珍稀物種,更有著宣傳教育的作用,有了關注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