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魏亭裕詐死的原因(1 / 3)

加上在這種情況下,前往北疆將“探子”押送回來的人,也抵達了皇城,按理,不該這麼晚的,隻是路上出了些問題,開平衛甚至死了兩個人。在北疆的時候都一切順利,偏生在路上遇到圍追堵截,這情況就有幾分值得深思了。

開平衛辦事,也不是大張旗鼓——他們是被無意中發現了;或者隱藏在祈朝內的探子神通廣大,開平衛隱秘行事都能被他們輕而易舉的知曉;另一種可能,在北疆的探子人數遠超想象,被抓的人在被關押期間沒法營救,外麵的人卻一直盯著牢中情況,這一被提出來,就叫他們知曉了;而這最後一個可能,是祈朝內本身就有問題。

被押解回來的人隻有兩個,傷勢頗重,實際上被抓捕的一共是五個,另外三個也死在了路上,所以對方那些人其實不是想救人,而是想滅口。

再之前北疆抓人的時候,對方還死了三個,這探子實際人數到底有多少還真不好說,不過就算已知的這些數字,也是一個叫人火大的局勢。

魏亭裕足足花費了三個晝夜來審訊,哪怕有些事情在第一天時,受傷頗重的人就吐露了出來,他也眼皮都不眨一下的繼續審訊,反反複複的一點一點的挖掘,一點一點的確認,一直到再也挖不出東西,確定他們說的話也是實話——當然,實話也未必是實情,作為探子,對於自己主子的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再把一些東西混淆一二,被抓了,也不要緊,甚至還可能坑敵人一把,所以對於消息的正確性,還需要自己去判斷。

魏亭裕將所有的訊息整理之後,呈遞到宣仁帝麵前。

宣仁帝這臉色自然是好不到哪兒去,尤其是根據魏亭裕的分析,這件事情,摻和進來的,就不是一個敵國,雖然這人是在北疆抓到的,但實際上,北疆那邊其實應該是漏洞最少的,饒了這麼一大個圈子,怕是別有企圖。

魏亭裕倒是很想索性就將定北王給坑進去,不過到底還是沒這麼做,甚至可以說,在寫折子的時候,丁點這方麵的想法都沒有,醋歸醋,遇到正事的時候,還是不會以私廢公,其他方麵且不說,定北王於祈朝而言,其功績,是不可磨滅的,足以載入史冊,受後人敬仰。

魏亭裕自持自己不是個多高尚的人,國之大義還是有的。

“皇上換個思路想想,那麼多人千方百計的想要從祈朝竊取訊息,也不證明祈朝的強盛,他們因為忌憚,才會用這等手段。”

宣仁帝驀然失笑,“魏卿這說法倒是挺有幾分自我開解的意思。”

“事實如此罷了。那等手段,也終究隻是雕蟲小技,老虎就是老虎,難不成一些愛蹦躂的小東西,因為了解了老虎,就能奈何老虎嗎?不過,祈朝的威嚴不可犯,既然敢將手伸那麼長,自然就要有被剁掉的覺悟。”

“話雖如此,但,凡事不可輕忽,若是在小事上出了差錯,那就不美了。”

“皇上說得是,臣當謹記。”

宣仁帝頷首,“此事定要追查到底,魏卿再辛苦一些。”呷了一口茶,壓一壓火氣,放下茶盞,看向魏亭裕,清俊如月的好男兒,又是才情出眾,能力無雙,某些地方跟他長子甚似,奈何,皆是天妒英才,一方麵是惜才,一方麵有幾分愛屋及烏,宣仁帝每次見到,難免都有幾分心軟,“魏卿的身體如何了?事情若不可為,也莫逞強。”

“回皇上,臣身體尚可,並無大礙,多謝皇上關懷。”

類似的話,宣仁帝不是第一回問,魏亭裕也不是第一回答,每次都差不多。

宣仁帝也莫可奈何,不過要說他對魏亭裕求他的事情,多少還是有些好奇,盡管吧,一個臣子,似乎是因為私事,有所求,才對他這個皇帝如此的盡忠,宣仁帝也沒什麼不滿的,說真的,這滿朝的文武,又幾個是真正的大公無私的?所以真沒什麼可在意的,相反,就因為有所求,這樣的人用起來才讓人放心。真正遇到那種,滿口大仁大義,做事似乎也挑不出紕漏的,才是真該讓人小心警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