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李芬娘為人倒是不錯,就是貪財嘴壞了些。她是李芬爹的繼室,嫁給李芬爹之前李芬爹就有一個兒子了,嫁來之後又添了一子一女。
都說後娘難當,但李芬娘對前頭的那個兒子倒是不錯,除了經常從他手裏摳錢外,也沒不待見他。因而一家子也算是和睦。
到了鍾大伯家裏時,鍾大伯聽說家裏的事兒時,更擔心的是阮家以後的生計。
“不如讓你爹置幾畝地?若忙不過來我們也能幫上一二,我們家別的沒有,就勞力多。”鍾大伯說的這倒是實話,他們家一溜兒數下去五個兒子呢。如今三個兒子成家了,剩下兩個一個已經訂親一個,一個還是方十二,送去鎮上去鐵匠鋪當學徒了。雖然地在村裏算多的了,但耐不住人口也多。
這不,幾個兒子隻要有空就去縣上做短工,掙些錢補貼家用,但日子也尚顯拮據。
“說得倒是輕巧,現在村裏的地那麼少,塊塊都是有主的,上哪兒買去?”鍾大娘毫不留情地打破鍾大伯的提議。“玉丫頭,不是大娘拆你的台啊,現在啊,村裏的地可不好買。除非是去外村,你麼還得想其他的活計兒。”
阮玉先謝過二人的好意,“大伯、大娘,我們家已經在琢磨其他的吃食了。想來過陣子又能去擺攤了。”
阮玉和兩人也不是很熟,寒暄了一陣就離開了。
她走之後,鍾大娘又和鍾大伯說道,“這閨女倒是個能幹的,前陣子家裏都難過成那樣了,現在又起來了,還能給咱帶來活計呢。”
“可不是!阮兄弟也是個能幹人,為了那個家都不容易啊。”鍾大伯附和道。
“當家的,你說要不你去阮家打探下口風,看能不能把玉丫頭許給咱家小五?”鍾大娘小心地看向鍾大伯。
“說什麼呢!玉丫頭可比咱家小五還大兩歲呢,再說,咱家小五今年才十二!”鍾大伯不樂意,他看這媳婦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這不是看玉丫頭能幹嘛,能幹的姑娘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
“那小四呢,小四可就比玉丫頭大兩歲,兩人年歲相當,你咋當時不讓兩人相看相看呢!”鍾大伯問。
“……這不是看她現在出息能掙錢嘛……”鍾大娘喏聲。
“哼!現在晚了!把你這些想法給收起來,別壞了我和阮兄弟的交情。”他就知道這媳婦是有別的小心思的,抱著這種心態和別人結親不是結仇嗎?萬一以後兩人過不下去,兩家也是不可能再有往來了。
而走在回家路上的阮玉才覺得自己家在村裏結交的人太少,他們這沒親戚的人,可不就得靠村裏人了嗎。
看來以後要想辦法讓家裏和村裏有更多連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