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皆為利來(三更)(1 / 2)

如同周樸想的那樣,經過了幾天的磨合過後,無論是主要配角,還是普通配角、演員,都已經熟悉了許多。

包括了那些龍套們,因為他們的群頭簽了一個好的合約,所以這些龍套都是精挑細選過的。

因為他們都是常年出演古裝片的,已經到達了熟能生巧的地步,所以不敢說多麼出彩,但至少不會再拖後腿。

群頭們也就是衡店的“包工頭”,他們掌握著或多或少的龍套演員們。

各個選角導演把角色需求給出去之後,他們就會接下來,把自己手裏的演員塞進去,然後收了報酬,再分配給演員們。

在衡店拍戲,這些群頭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環。

找對了群頭,對於影視劇的拍攝,會有很大的好處。

電視劇並沒有那麼的精雕細琢,不像是電影那樣,每一個鏡頭都需要反複的打磨,心理感受和表情動作必須要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它更重要的是講究一種連貫性,以及矛盾衝突來臨時的那種持續效應。

在主要演員們演出的時候,隻要沒有大的差錯,基本上一段戲一兩次鏡頭拍攝就過了。

饒是如此,第一個故事《金釵案》,5集的篇幅還是花了整整12天才拍完。

要是按照這個速度來算,拍完原定的10個故事,就要花整整的4個月。

本來前期準備就有2個月的時間,拍攝再用4個月,後期製作再用3個月,那就是9個月的時間。

從電視劇行業大爆發以來,迄今為止,除了那些古代名著改編的大型電視劇之外,還沒有花這麼長時間來製作一部古裝斷案片子的。

特別是在周樸這樣的名導演來說,更不可能如此沒有效率。

事實上,《金釵案》拍了12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初次磨合。

有了這個基礎,第二個故事《石像門》,便能加快速度。

越是到後麵,拍攝的速度越快。

況且還有分鏡頭拍攝。

沈歡的戲份獨自一個攝像組,布依依的戲份獨自一個攝像組,沒有主角們的配角戲份也一個攝像組……精細分工之下,速度想不快都不行。

滿打滿算,50集的篇幅,周樸計算了80天的拍攝時間。

在電視劇領域,這個時間效率不算太慢,但也絕對不是最快的。

沈歡對於拍戲不怎麼擅長,很認真的努力、每天花大量時間在提高演技的情況之下,才算能跟上布依依的步伐。

對於衡店的演員來說,沈歡算不得什麼巨星。

可如果換成了歌壇的歌手們,沈歡就是屬於最需要討好的人。

就他拍戲的這段期間,來拜訪沈歡的歌星就有不少。

特別是那些年輕漂亮的、充滿活力的女歌手們,恨不得把沈歡給吞下去。

她們總是探班之後,就邀請沈歡晚上去酒吧,放鬆一下。

衡店的酒吧可是很混亂的,基本上就是寂寞的男女們在一起喝酒,喝著喝著就進了旁邊的酒店了。

年輕女歌手們倒不是給沈歡灌醉她們的機會,而是要找個機會把沈歡給灌醉。

隻要能把沈歡給睡了,那就是一個極大的成就,不敢說能從此賴住沈歡,但之後要個兩三首歌,簡直跟玩兒一樣。

況且沈歡才剛剛滿了17歲,十有八.九都是雛.兒,能完成這個讓沈歡成年的偉大成就,哪怕是那些稍微保守點的女歌手們,也覺得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和成就感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