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市各行各業的人才很多。
在華國內地範圍內,除了那四大超一線的城市之外,也就是屬臨安第一了。
你要說哪個臨安人最能賺錢,那肯定是阿寶科技的老板楊風。
這位擁有400億美金財富的男人,是華國第二富豪,僅次於大公主的父親鄭謙。
範圍縮小一點,你要說哪個麵館最賺錢,那應該就是明德巷的小麵館了。
從去年暑假楚留香老師一篇《一碗陽春麵》以來,它就是無數文藝青年朝聖的地方。
不知道多少人,隻是為了看一眼預約席二號桌,跑過來排隊一個小時吃麵。
實話實說,一開始不少人回去了就吐槽,小麵館的陽春麵不好吃,隻是一個噱頭罷了。
可沒過多久,那些來過的人就完全變了口徑。
他們覺得之前那些說小麵館的陽春麵不好的人,實在是太過挑剔和找茬。
如果這樣的陽春麵都不好吃的話,全國都找不到幾家好處的陽春麵。
而且這個口碑,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小麵館的招牌就是陽春麵,每天至少能賣出1000碗。
生意好了之後,夏荷不但請了兩個專門的廚師來下麵和炒哨子,還請了兩個有手藝的師傅,專門來揉麵發麵做麵條。
這樣雖然人工費得多一點,但是自己做出來的麵,就更加的勁道和好吃,也增加了美名度。
但正因為越來越好吃,所以位置總是不夠用的。
偏偏裏麵的一張桌子隻坐四人,多了的話顯得太擁擠,吃麵就叫受罪,所以夏荷不願意。
到了後來,有等不及的顧客,幹脆要求要不在外麵擺兩張凳子,一個高凳子一個矮凳子,這樣就能坐著吃了,不用等太久。
反正小麵館是在街口,門口空地也不小,並且還不擋著路。
水青山自從唱了《草帽歌》,就是全臨安聞名的文化人,更別說他女兒還參加了偆晚,陸小鳳老師更是他未來的女婿。
種種的身份疊加下來,他在街麵兒上很是有名氣。
於是去請了街道、轄區的人吃了兩頓飯後,事情就搞定了,允許他在早晚用餐高峰期擺出凳子來營業。
其實這也是他們巴不得的。
因為每次到了早中晚用餐高峰,這邊小麵館排隊就超過了上百人,彎彎曲曲的一大截,很是阻礙交通。
現在如果能讓他們快點吃完走人的話,就用不著那麼擁堵了。
因此,從春節過後,小麵館就形成了裏麵坐7桌28人,外麵整整齊齊擺放著30張高板凳、30張矮板凳的規模。
這樣一來,的確是用餐速度大大的加快了。
經常都可以看到西裝筆挺的人、穿著漂亮衣服的人、還有不少外國人,都坐在外麵板凳上吃麵。
這也是臨安一個別樣的風景,經常被傳到網上去,甚至在國外都很是有名的地方。
弄得名氣大了,市裏也給了一個“臨安市名小吃”的牌子,那麼就相當於倌方認可了他們這種運營的模式。
於是現在小麵館的生意爆好,除了2個炒料下麵師傅,還有2個做麵師傅之外,光是打雜清掃的大嬸就有18個,全都來自於後麵的明德巷。
隻不過18個大嬸並不是天天一起來,她們是排班的製度,有的是上午中午來,有的是中午晚上來,也有的今天來,有的明天來。
並不是說每天都要把她們給拴住,大嬸們還得留時間來照顧家裏人,還要去跳廣場舞之類的。
饒是如此,大嬸們每個月都還能得到5000塊左右的報酬,她們自己都非常滿意。
沈歡和水家一個月的收入,也因為生意的翻倍,從原來的3萬漲到了5萬。
多給了一些給雇傭的師傅和大嬸們,不過大家高高興興的工作,又不用那麼的辛苦,這在水家人和沈歡來說,可比多賺一兩萬要滿意多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嬸們都很顧著小麵館,把小麵館當成了自家的一樣。
沈歡這天早上跑到小麵館,請師傅給下碗麵的時候,幫忙的一個羅大嬸便把沈歡叫到了後麵的小院說話。
“小歡啊,你有沒有覺得最近咱們這裏的師傅走得太頻繁了一點?”羅大嬸問道。
“嗯?”沈歡疑惑的道,“怎麼了?我沒注意到。”
“從開了年以來,咱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可是無論是做麵的師傅,還是下麵炒哨子的師傅,都換了好幾撥了啊!”羅大嬸痛心疾首的道,“你們也是,小夏不在意,小水更是個馬大哈,現在大嬸隻有跟你說了!”
羅大嬸和水青山是超過40年的鄰居了,也是看著沈歡長大的,自然很多話都能說,語氣大點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