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歸途

“下一站——進山大隊……進山大隊站到了,請要下車的旅客從後門下車,下車請當心。”

一輛白色藍邊的公交車停在路邊的招呼站旁,車門打開後,十幾個穿著校服的學生從後門衝下來。

“前麵就是進山大隊,我已經看到大牌坊了,果然很有曆史韻味。”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年衝在最前麵,目光灼灼地盯著前方。

緊隨其後的是一個小胖子,白白嫩嫩,像個糯米團子。他嗤笑一聲,眼睛眯成一條縫,“肖東成你傻了吧!進山大隊又不是什麼曆史文化古村,哪來的曆史韻味?那個牌坊,也是最近幾年新農村建設起來的,其他地方也有。”

“嘁,胖子,你就別在我麵前賣弄你那淺薄的學識了吧!你敢說進山大隊沒有底蘊嗎?要是真沒有,那進山大隊這麼偏僻的小山村,為什麼有資格建立一個三級博物館?”高瘦少年肖東成左顧右盼,又指著不遠處連綿不絕的山脈,“你看,要不是這地方太過偏僻,保不準進山大隊博物館就要升到二級。”

“我聽說,裏麵的藏品,比咱們省城的博物館都要豐富,很多都有極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小胖子眼珠子一轉,湊近肖東成,低聲說著悄悄話。

肖東成白了他一眼,雙手插進兩邊褲兜裏,邁著瀟灑的步伐走向進山大隊。

改革開放後,進山大隊已經改名為“進山村”。但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都習慣稱這裏為“進山大隊”。

如今的進山大隊,跟四十年前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別。

原本泥濘不堪的狹窄小路,如今已經變成寬敞平坦的四車道。

瀝青路兩旁,種上了一排排綠化樹,樹旁的花圃裏,開滿了姹紫嫣紅的鮮花。

進山大隊的村民們不像其他村莊,大部分都進城打工,成為名副其實的“鬼村”。這裏的常住人口還是很多的,有本地人,還有不少外地人。

村民們家家都建了小別墅,就連村裏最窮的那戶人家,也是白牆灰瓦的大瓦房,不僅不顯破敗,反而在一幢幢三層別墅間,展露出一絲神秘色彩。

而原先最偏僻的地段——山腳下,如今已經成為了整個村子最繁華的地段。

以前的知青點已經不見了,現在那塊地皮,連同周邊的幾十畝地,都被秦家承包了。

秦家在這裏建了一個私人博物館,裏麵的藏品都是秦建國和陸悠那些年買回來的。

因為有這麼個博物館的存在,陰差陽錯之下,還帶動發展進山大隊的旅遊業,也算是意外之喜。

進山大隊現任村支書,就是秦小康,他當年大學畢業後,在外麵做了幾十年生意。父母過世前,他回到這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當起了村支書。

秦小康是個生意人,頭腦自然靈活。在看到自家博物館陸續吸引了市裏和省裏,甚至是外省的遊客後,他當機立斷,召開村民開大會,準備大幹一場。

也幸虧他爹前人栽樹,他這個後人才好乘涼。秦建國當年在進山大隊當隊長,後來又當書記,全村人都願意聽他的話。

現在秦小康接替他爹的位置,要給村民們謀福利,謀未來,誰不相信他?

因此,在秦小康提議以村裏的名義,成立“進山大隊旅遊度假村”時,全票通過。

村民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了進山大隊旅遊度假村的股東。不想出去打工的村民,又進入度假村參加工作,成了自己的員工。

秦小康將進山大隊按照地形和區域劃分,又帶著一幫村幹部出去考察,最終將進山大隊這個毫無特色的偏僻山區,打造成真正的世外桃源。

進山大隊現在擁有好幾個特色項目,比如桃花島、櫻花園、梅園、花田等等,一年四季都有特色項目,不愁沒人來。

被美景吸引過來的顧客,可以在進山大隊盡情賞景,住地道鄉村別墅,吃純野生食物,感受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樂趣。

當然了,進山大隊之所以出名,還是靠秦家的私人博物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博物館有好奇心,大部分被進山大隊名氣吸引而來的遊客,最終還是拜倒在這個地方的美色下,流連忘返。

年近六十的秦小康身姿挺拔,精神矍鑠,頭發烏黑,麵色紅潤,看起來一點不像老頭子,倒像個四十左右的中年人。

他穿著白色短袖T,胸前印著幾個字:進山是我家。

當他轉過身,才能看到背後同樣印著幾個字:清潔靠大家。

“肖東成,你看那個人,跟咱們班的秦振宇長得好像啊!”小胖子戳了戳肖東成的腰,示意他往前看。

“啪!”肖東成一把拍掉小胖子的豬蹄子,怒道,“說就說,你動手動腳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