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回,十年之後(1 / 2)

歲月悠悠!彈指震雷間,已是十載!

當年林中鶴叱吒江湖,引領群雄的事跡早已被人遺忘。

而林中鶴在雲山,帶著妻兒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時值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大地早已春回。

春意盎然,令人心曠神怡!

林中鶴與上官紫,帶著十歲的兒子林拯世,一路歡歌笑語,從雲山腳下向都梁城走來。

林拯世問道:“父親,今日是我十歲生日,你答應給我買一隻都梁鹵鵝的,是麼?”

林中鶴一笑:“你這個小饞貓,就隻知道吃,叫你多讀一會書,習一會兒武,就推三阻四的。”

“嘿嘿,母親,你說句公道話,孩兒習文練武,那一樣不上心。父親說的七式劍法,孩兒也會第一式第二式了。”林拯世據理駁辯。

“好了好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倆都能說會道。你今天生日,你隻管放開吃,母親答應你。”上官紫嫣然一笑。

自古父嚴母慈!做母親的都對兒子遷就,心怕委屈了兒子。十月懷胎,天下做父親的,誰也沒償試過個中嗞味。

“世上隻有母親好!一言為定。”林拯世得意地衝父親林中鶴做了個鬼臉。

林中鶴佯裝不悅地道:“這是你母親貫的!”

林拯世笑道:“這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哈哈哈……”

一家三口,說說笑笑,倒也心性愉悅。

林中鶴武功早已登臨頂峰,虛實兩屆早已沒有對手。

而上官紫武功也大有長進,早已踏入武聖行列,亦成了巔峰人物。

至於小小年紀的林拯世,雖說才十歲,卻已是武癡一重。

一家三口,健步如飛,盡管從雲山到都梁二十餘裏,但三人趁著清晨人少,施展輕功,隻用了一柱香的功夫,早已到了都梁西門城門之下。

城裏店鋪早已開門,街上已是人來人往,熙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林中鶴一家人走在街上,林拯世猶如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到處亂竄。

這可急壞了林中鶴夫婦,跟在他後麵,叫喊過不停。

三人由西門步行到南門,來到“南門口米粉店”。

據說都梁“南門口米粉店”,方圓數百裏聞名。

林中鶴一家每次下雲山,卻會來此店,吃一大碗米粉。這也是貫例。而林拯世幾乎對吃此店的米粉上了隱。

長話短說,且說林中鶴一家三口進入店內。

店內已是人頭洶湧,人滿為患。

林拯世輕車熟路,左擠右擠,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架空桌。

林拯世剛走到桌前,隻見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小姑娘,生得水靈靈的,也幾乎同時到達桌前。

兩個小孩幾乎同時伸出右手食指指著對方:“我先占著的!”

接著雙方爭執起來。

林拯世冷冷地道:“你走開,不然……”

那小女孩也針鋒相對:“本姑娘偏不走,你待怎樣?”

“嘿嘿,你敬酒不吃吃罰酒是麼?”林拯世心內不悅。

今日是他生日,卻被這小姑娘擾了興致,因此心中早已不悅。

然而,這小姑娘也是盞不省油的燈。聞林拯世如此一說,早就嬌臉通紅:“今天這罰酒我吃定了,本姑娘走南闖北,難道還怕了你這都梁小霸蠻不成?”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林拯世喝道。

“小霸蠻小霸蠻……”這小姑娘連說幾句。

這兩個小孩爭吵,早已驚動了周圍大人,感到兩個小孩有趣。

而林中鶴與上官紫由於店內人太多,林拯世東擠西擠,一下失去了目標。

他們兩人也聽到了林拯世的聲音,知道他又在惹事生非了。

兩夫妻好不容易擠了進來,可兩人看到的情景卻是“驚心動魄”。

隻見林拯世與一個年紀相仿的女孩交上了手。

這使林中鶴夫婦大吃一驚。林拯世的武功他們心裏清楚,已是武癡一重,這是一般習武者一生亦難以達到的境界。

而這小姑娘的武功,竟不弱於林拯世,兩人一招一式,卻鬥了過半斤八兩,旗鼓相當。

林中鶴心中一驚:這是誰家的姑娘?這方圓數百裏,沒有人能調教出這等苗子。

於是,林中鶴一聲斷喝:“住手!”

兩個小孩都不情願地停了動作,但心有不甘,似乎沒分出勝負,決不罷休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