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的用地,在燕城的絕對郊區,離市中心開車至少要一個多小時。
但是,這裏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兩條河交彙。
而這個小區則是在河上進行填充,然後將水引到小區裏,貫穿整個小區。
也就是說,整個小區裏的河流是活水。
根據我對那些有錢人的喜好,他們最愛的就是這個。
我和唐若都預測,這個小區應該不會太難賣。
在接下來這個項目後,我和唐若就進行了實地考察。
這期間,我經常住在那邊,爍爍基本就拜托給了薄景然-
我和唐若做這個小區項目,大概用了將近四個月,完成時已經十月多了。
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平時完成一個小區設計的時間。
為此,天祿公司的人本來頗有微詞,但是當設計稿交給他們後,所有人和我們的想法一樣,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設計稿出來,建築公司那邊就開始啟動地基。
這個小區分兩期,第一期叫上善軒;第二期叫若水榭。
兩期是同時開盤,但是收房時間不一樣。
地基一起,樓盤發售,結果超出我和唐若的預想,在短短的三天時間,整個小區,88套別墅,一槍而空!
在這房地產寒冬,這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在小區售完慶功宴上,天祿公司老總告訴我們,他為我們留了兩套房子,作為感謝,可以八折賣給我們。
我和唐若當即就答應了。
也因此,我們工作室的名聲大噪。
工作室的單越來越多,我們也陸陸續續招了更多的人。
但設計師,就我們兩個人。
我和唐若約好,不做多大,隻做最好。
在那之後,我和唐若拍下城西的一塊空地,決定找燕城建築設計院,然後為工作室蓋一個四層樓。
同時,我們也停了所有工作,專心的完成工作室的設計。
畢竟這是門麵工程-
在這期間,我的母校燕城美院要搞一個創意設計大賽,請問去當評委。
是我當年班主任親自打的電話,我也不好拒絕,就答應了下來。
設計大賽決賽當天,學校專門派車去接我。
等到了學校,其他幾個評委已經在等我了。
除了我,其他幾個基本都是學校的老師。
我們就直接到了階梯教室。
整個階梯教室裏,坐無缺席。
我往前走,有一個人在向我招手,我仔細看了看,居然是薄景然。
因為一直麻煩他照看爍爍,一時間居然忘記了他也是美院的學生。
我衝他揮了揮手。
上了最前麵的講台。
這時,校長在介紹過我們幾個之後,我們幾個評委落座,然後,進入決賽的同學開始一個一個對自己的創意進行最終講解。
全部結束我們再進行最終打分。
雖然都是設計,但是創意設計,和我所涉及的可以說相差甚遠,我也提不上什麼意見,就都打了很中庸的分數。
等到設計大賽結束了,校長又親自邀請我參加晚上在學校門口的酒店裏,舉行的一場小型宴會。
校長說,“這次宴會主要是邀請了畢業生裏有突出表現,以及對學校進行過幫助的社會人士,請你一定要參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