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懶癌(1 / 2)

白猿劍館內,二樓的道場。

數十穿著淺白色練功服的男男女女,擺著一個奇怪的姿勢,一動不動。

.....

“想像自己是一棵參天大樹,落地生根,不動如山;想像自己體內流動的血管是川流大河,奔流不息。”身著練功服的年輕教習在隊伍中巡視著,一邊走,一邊緩緩說道。

“認真想,好好想,一旦你真的專注進去了,你會發現白猿樁其實很簡單,它不是折磨,反而是一種享受。”

“腰挺直,腿再往下壓。”

“別動,汗水就讓它流,不用擦。”

“練拳不練功,終是一場空,想要練拳,想要真功夫,哪有不吃苦的!”

“天上掉餡餅這種事,就算有,那掉的也是鐵餅,砸都砸死你們!”

.......

羅文也在其中,保持著類似馬步的姿勢,是科威鐵拳法的武術架子,名叫白猿樁;白猿樁有五個動作,這隻是其中一個。

拳法名字有點奇怪,像西方的名字,羅文也覺得。

而事實上,這確實是西方傳過來的拳法,李先生早年留學西方帶回來的。

不過羅文也不在意,管他王八拳、蛤蟆拳...能變強,能保命就行...

架子是練武的基本,一可以強身健體,二也能訓練正確的姿勢。

練武本是強身健體,但若是姿勢不對,就會傷到身體,久而久之就會積累暗疾。

有些技擊高手沒有套路,他全憑眼疾手快和常年的實戰格鬥積累的經驗,這樣的高手,強是強,但往往活不久。

白猿樁是大架,用來打基礎的,目標是練到落地生根,不動如山,氣血如長江大河,川流不起。

架子與拳法同屬一體,或者說,架子就是拳法的一部分,與拳法的關係,就像樹的根莖與枝葉一般。

除了白猿樁外,還有個靈猴踮的小架,這個架子是運到實戰中的。

靈猴踮學名叫點水小架,像蜻蜓點水一般,一觸即閃;

需要踮著腳尖練習,目的是練得像猴一般靈活,機敏,所以也叫靈猴架。

靈猴架在戰鬥中用於靈活奔走,或是在麵對偷襲時,能更快的做出反應。

羅文加入【白猿劍館】已經四天了,這四天裏,除了講一些練武、對敵戰鬥的注意事項,主要學的就是這兩個武術架子。

這玩意練起來比蹲馬步更累,羅文第一天練完,第二天出門的時候腿都是打著顫的。

若不是日常任務增添熱情,羅文還真不一定能堅持下來,他的性格並不算堅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才是本性。

他有病,懶病。

就像前世網絡上有個段子說的:間歇性熱血滿腔,持續性懶惰迷茫;橫批:何藥可醫。

若在前世,羅文會送他一個扁鵲/華佗三連。

但現在,羅文真的找到了治療懶癌的方法,若是能推廣,不知道會是多少人的福音。

就算不能推廣,至少羅文自己的病能治了。

站了四十分鍾,教習拍拍手,道:“好了,大家休息一下。”

教習並不是李先生,而是一個高大強壯的年輕人,叫石泉。

事實上,羅文除了第一天來的時候見了李先生一麵,這幾天都沒看見對方。

“呼~”所有人鬆了口氣,緊繃的身體一軟,有的人站直了,有的人扭扭身體,還有部分直接順倒在地上。

羅文緩慢的直起身子,扭扭腰,活動活動僵直的身體。

“羅文,喝水嗎?我去買。”一個男聲傳來。

“哦,好,謝謝。”羅文應了聲。

“其他人呢,還有要水的嗎?”

主動帶水的人叫陳壽,是羅文在武館才認識的人,為人熱情好客,廣交朋友,人挺不錯的,至少目前接觸感覺挺不錯。

而這一邊,羅文在做放鬆運動的時候,目光則盯著道場另一邊的一群人。

在那些人身上,羅文看到了一種統一的精神氣質,幹練、一絲不苟,那是軍人身上的氣質,一般多見於當兵的人身上。

這些人,是在羅文加入武館的第二天來的。

二十多個軍人一樣的學員,這恐怕不是巧合...軍方特意帶人過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