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鈦合金直男(1 / 2)

所有的菜肴,都離不開五味的調和。

酸甜苦辣鹹,在高明廚師的配伍下,卻能延展出萬千滋味。

就像係統說的:

“一缸精彩的紅油是川菜必不可少的靈魂。”

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事實上,許多菜品,都得使用特製的複合型調料,才能呈現出極致的風味。

比如說申城小吃-蔥油拌麵,還有粵菜裏的蔥油雞,就得用專門熬製的蔥油來做才好吃。

再比如說,椒鹽排骨和椒鹽田雞,就必須用炒製好的椒鹽來調味。

還有各類糖醋汁、沙茶醬、泡椒汁、鹵醬、甜蒜汁、魚露、蟹黃膏、豆瓣醬等等。

如果沒了這些複合型的調味品,那麼廚師能做的菜就會減少一大半。

同樣的。

一位廚師如果掌握的複合型調味秘方越多,那可供他施展的廚藝舞台就更大。

為什麼老幹娘能賣得那麼好?

為什麼火鍋和海底撈能夠開遍全國乃至全世界?

還不是因為他們的配料秘方獨到高明。

姚禹是個廚子。

他祖上三輩都是廚子。

所以,他很明白獨家秘方對於一位廚師的意義有多大。

得到了係統獎勵的秘製紅油,姚禹忙碌一天的疲憊好像也一掃而空。

他打消了下班回家的打算,轉身又進了後廚。

此時的後廚,除了姚禹外別無他人。

姚禹來到食材儲藏庫,按著煉油手冊上的說明,開始尋找材料,熬製紅油。

第一步,將香葉、八角、桂皮、茴香等清洗浸泡15-30分鍾;將白芷、草果、豆蔻、甘草放入料理機打成粉末。

而後,將洋蔥、大蔥、芹菜、洋薑清洗切配。

起鍋燒油,必須要用菜籽油。

大火將菜籽油燒到六七成熱,關火備用。

另準備一鍋,倒入少許清油。

將蔥段、芹菜根、洋蔥,還有瀝幹水分的香葉、桂皮等依次放入鍋中翻炒。

接著放入一大把青紅椒,迅速爆香。

炒出香味後,改小火,把蔥段、香葉、洋蔥等料渣全部撈出。

隨後,將白芷、草果等混合粉末倒入,再加入400克辣椒粉和200克花椒粉。

辣椒、花椒與白芷等混合粉末的用量沒有定數。

根據煉製紅油的份量,按4:2:3比例調整就行。

加入這些調料粉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當添加一些新鮮花椒葉、蠔油醬或碾碎的花生米,然後再倒入100克的白芝麻。

將這些都在鍋中攪拌均勻,就要關火了。

最後,

把另一鍋中燒熱的菜籽油給倒進來。

這一步很重要。

菜籽油必須分三次倒。

第一次倒油時,油溫必須是六七成熱,第二次是五六成。

等到第三次往鍋中倒油,菜籽油的油溫就要降到三四成熱了。

三次倒油的同時,也得拿鐵勺在鍋中不停攪拌,以保證受熱均勻。

做完這一步,一鍋紅油就算熬好了。

剩下的隻要待油溫冷卻,然後密封靜置24小時就行。

……

姚禹煉好這一鍋紅油,後廚裏也飄滿了誘人香氣。

隨後,姚禹對著這一鍋紅油使用了【明察秋毫】技能。

明察秋毫,不僅能迅速分辨食材品質,也能迅速給配料和做好的的菜品打分。

姚禹剛使用了明察秋毫。係統就反饋道:

【一鍋做法不太地道的秘製川味紅油,評分9.46】

這個評分,沒有出乎姚禹的意料。

因為他也知道,自己使用的隻是市麵上常見的辣椒粉,既沒有使用朝天椒,也沒有加入二荊條。

而且他沒有在配料中加入山奈,使用的大蒜數量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