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上去,壽喜燒與風靡華夏的火鍋類似。
都是一大堆的食材,夏姬兒地丟到一口鍋裏燙煮。
不過,從口味上來,壽喜燒整體要比火鍋清淡。而且煮壽喜燒的湯底都是現煮的,總體凸出一個鮮字。
做壽喜燒的牛肉,最好是選用肥牛,或者切成薄片的雪花牛肉。
賽事舉辦方今提供的食材中就有上好的雪花牛肉。
所謂雪花牛肉,指的就是“脂肪沉積到肌肉纖維當中,與瘦肉形成紅白相間,狀似花紋”的牛肉。
一般大眾在火鍋店裏吃的肥牛,就是雪花牛肉之一。
好的雪花牛肉,都需用機器切成半透明的薄片才好食用。
比賽現場當然沒有片肉機。
但這難不倒姚禹。
手持菜刀,將大塊的牛肉切成一片片大厚度均等的薄片,這在專業廚師看來簡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片好了牛肉,姚禹開始煮昆布柴魚片湯。
這是做壽喜燒的關鍵一步。
昆布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海藻植物。而柴魚片則是用曬幹的鰹魚炮製而成的魚片。
這種柴魚片在日料當中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
可以毫不誇張地。
如果沒了柴魚片,日料當中將會有將近一半的菜肴失去靈魂。
昆布柴魚湯的做法很簡單,隻要注意原料的配比,用大火煮開然後轉火燜燉一會兒就行。
柴魚湯的做法雖然簡單,但卻會直接影響壽喜燒的口感。
所以在熬煮的過程中,姚禹也得注意照看,以免灶火太旺,蒸發掉過多的湯汁。
昆布柴魚湯,不僅是適合用來做壽喜燒的底湯,也很適合拿來做烹飪豬排飯的湯底。
確切地,隻有加入柴魚片湯的豬排飯,才能算是日式豬排飯。
熬湯需要一些時間。
在熬湯的時候,姚禹將香菇切出十字花刀,和金針菇一起泡入水中。
隨後,老豆腐切片,大蔥切段,先後放入平底鍋中稍微煎一下。
接著,用蠔油、生抽、料酒、鹽、糖調配一些醬汁。
在調配醬汁的時候,別忘了把泡過香菇的清水也倒一些進去,可以提味。
不過姚禹的香菇才剛泡進水裏,時候尚早,所以姚禹沒馬上加入香菇水,打算過一會兒再用。
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後,姚禹開始動手製作婦羅。
在日料當中,所有用麵糊炸出來的菜都叫婦羅。
如果按食材分類,婦羅大概能分成三種:海鮮婦羅、蔬菜婦羅和雜類婦羅。
這種菜肴,既可以單獨成菜,也可以搭配拉麵和其他主菜食用。
在熱苯,做婦羅一直流傳著“三分技術,七分選料”的法。
日料的調味以清淡為主,非常注重凸出食材本身的風味。
所以,在食材選用方麵,就有著較為嚴苛的講究與標準。
一般而言,人們在春季炸婦羅都會選用鯛魚、銀魚、海蝦、花菜、櫻花葉、鮮筍、蘆筍等食材。
另外像豆腐、饅頭之類的東西,則是一年四季都能用來炸婦羅。
姚禹掃視了一圈舉辦方提供的原料,發現除了櫻花葉其他都有。
不過姚禹用不著炸那麼多的種類。
他選用了鯛魚、海蝦、花菜、蘆筍四種食材。
在將這些食材清洗處理好後,便要調糊。
調糊是很重要的一步,炸婦羅的麵糊不能調得太稠,也不能調得太鹹。
通常來,麵糊選用15%的雞蛋液+5%的低筋麵粉+50%的清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