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得很好!”陸淮維讚許道:
“廚藝一途,學無止境。”
“你們都是優秀的年輕人,在廚藝上很有分。”
“所以平時,你們就更需要注重學習和積累。隻有不斷加深對各種食材的了解,你們在這條路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陸老爺子所言甚是,晚輩一定謹記教誨。”姚禹笑嘻嘻道。
這副有點皮的德性,頓時招來了陸沉魚的白眼。
稍微考校了一下幾人的見識,陸淮維也不多話,開始教他們做{一品官燕}。
一品官燕,是清廷的宮廷禦菜,也是滿漢全席中的一道大菜。
傳統的宮廷做法,如今除了陸淮維外,現在也沒有幾個人會了。
不過就算陸淮維今不教姚禹,姚禹以後也能從自家曾祖父留下的菜譜中學會這道菜。
因為,姚禹的曾祖父當年就收留過好幾位從京城逃難出來的宮廷禦廚,並且從那些宮廷禦廚手中,收集記錄下了大半部分宮廷菜譜。
和開水白菜一樣,一品官燕的做法也不複雜,關鍵就在食材的配比和高湯的熬製。
泡好的燕窩用清水衝洗三遍,衝洗時不能揉搓。
衝洗過後,燕窩擱置一旁備用。
然後,便要熬湯了。
傳統宮廷風味的底湯必須要用到魚肚、魚皮、幹貝、魚翅、海參、鮑魚、魚脆(魚骨)、裙邊等食材。
而這八種食材,又稱水八珍。
因此,清廷的一品官燕又叫做“一品濃湯八珍燕”。
其中水八珍裏的裙邊,是指甲魚殼邊緣上的軟肉。
這玩意兒可跟姐姐們的漂亮裙子沒有半毛錢關係。
S,千萬不要想歪了→_→。
陸淮維將水八珍依次處理,倒入鍋中,又切了一些竹蓀,洗了幾顆紅棗,準備過二十分鍾後也放入湯鍋。
煮湯是一個漫長而細致的活兒。
既簡單又不簡單。
簡單呢,是因為煲湯不需要多高明的手法。
隻要知道添多少水,放多少料,每隔多久掀開蓋子攪合幾下就行。
不簡單呢,是因為不同的菜品煲湯用的料都不一樣。
做什麼湯,加多少水,什麼料要先放,什麼料要後放,什麼料要煮到一半就撈上來,什麼調料要在什麼時間點上加進去……
這些訣竅和要領綜合到一起,就是一道湯菜的秘訣和秘方。
掌握了秘方,做出來的味道就不會太差。
但如果沒人告訴你秘方,隻憑個人摸索,或許在失敗成百上千次後也未必能做出想要的味道。
所以,許多廚師才會願意跟在名廚前輩身邊工作學習。
很多東西,隻有親眼見過前輩示範之後,才能迅速掌握。
在陸淮維熬湯的時候,姚禹便已經將【洞若燭火】技能激活,把陸淮維煮湯時的每一個步驟和動作都刻進了腦海。
中火燉湯二十分鍾後,陸淮維便把竹蓀、紅棗也加了進去。
燉湯的過程是很漫長的。
在等待的期間,陸淮維也沒閑著。
陸淮維跟姚禹他們提到了許多種一品官燕的衍生菜品,並教導他們,當廚師一定要學會舉一反三,推陳出新。
又過了十分鍾,底湯算是煮好了。
陸淮維將爐灶關火,正準備把裝滿湯的湯鍋端下來,姚禹便上前兩步,替他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