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簡單的菜品,就越得推陳出新。
唯有如此,才能在比賽中擊敗對手,奪取勝利。
姚禹曾記得,以前有一位綽號叫做“好先生”的廚師,能夠把拔絲紅薯做得比高檔法式甜品還要有腔調。
但那種做法必須要把紅薯磨成了紅薯粉,然後再用紅薯粉做出想要的鏤空造型,過程相當麻煩。
姚禹沒打算把紅薯磨成粉。
因為這麼做影偏題”的嫌疑。
一旦把紅薯磨成了粉,那做出來的菜品嚴格意義上就不能叫做拔絲紅薯了,而是另一種衍生菜品。
甜品,除了講究要好吃以外,還得要好看才校
這一輪的對決,擺盤的發揮,將極大影響著評委的評分。
姚禹給所有炸好的紅薯塊掛上糖漿後,便開始琢磨擺盤。
好的菜肴,就應該是色香味形俱全的。
對於名廚而言,擺盤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
同樣的食材,同樣出色的烹飪技術,但擺盤好看的一方,卻往往更容易獲得顧客的青睞,也更容易賣出高價錢。
什麼樣的盤子適合裝盛什麼食物,這些都大有講究。
在姚禹看來,一份精致的拔絲紅薯的份量,最好在450-520克之間。
用來裝盛金黃色拔絲紅薯的盤子,必須得用通體潔白的,而不能使用任何有花邊底色的盤子。
而且,選用方形卷邊盤,會比用平底圓盤更適合。
姚禹將自己做好拔絲紅薯均勻地分成了五等份,裝入盤中之中擺成了山的形狀。
接著,他又在盤中擺了兩片碧綠的羅勒葉,並且在紅薯塊的旁邊,擠了一些乳白色的酸奶,又將幾顆櫻桃擱在酸奶上,作為點綴。
為了使得拔絲紅薯看得上更有質感,姚禹還熬了一碗黃澄澄的蜂蜜柚子水,然後用湯匙一勺一勺地仔細澆在了擺放好的紅薯塊上。
最後,姚禹還在紅薯塊上灑上了一些白芝麻。
做完這些之後,姚禹還得用潔白的餐布,將盤中不心濺開的糖汁抹去。
如此經過精心擺盤之後,一道成本很低的拔絲紅薯,就變成了一份可以拍照發在朋友圈中炫耀的高檔美食了。
姚禹擺盤完畢後,便讓傳菜員將他的作品端上評審席。
與此同時,蘇同維也完成了他的拔絲紅薯。
蘇同維做的拔絲紅薯擺盤同樣精細,而且他的紅薯塊上掛在著的糖絲要比姚禹掛的糖絲更多更密集。
潔白的糖絲覆蓋著金黃的紅薯塊,剛出鍋的紅薯塊不僅散發著熱氣,還會彌漫出陣陣誘饒、甜絲絲的焦香。
那味道,那色澤,令人見之就忍不住食指大動,想要大快朵頤。
雙方的作品都上桌後,評委們開始品嚐。
經過一陣品鑒過後,評委們覺得,姚禹所做的拔絲紅薯更勝一籌。
至於原因,則有兩點。
第一,擺盤足夠精致,不單調,有層次福
第二,姚禹的食材搭配更好,拔絲紅薯這種甜食,多吃幾口總是免不了會覺得膩的。而姚禹準備櫻桃和酸奶就正好可以用來解膩。
結果公布之後,姚禹又勝了一局。
接下來,玉食榜第五名季荀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