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禹包晴雯包子的時候,陸沉魚也在迅速地製做螃蟹餃子。
螃蟹餃子的做法和普通餃子的做法並無太多區別。
主要就是,要先把螃蟹蒸熟,然後把蟹肉挑出。
用來和陷的白菜也要用熱水燙熟,而後過冷水冷卻,再和冬菇、蝦仁一起剁碎,加入到豬肉餡鄭
還有,在把蝦仁和進餃子餡之前,也要用澱粉先把蝦仁裹上,以便吸去多餘的水分。
此外,螃蟹餃子與普通餃子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煮螃蟹餃子的時候還要另外燒一鍋湯。
等到餃子煮熟之後,再把餃子和煮好的湯混在一起食用。
不論是晴雯包子,還是螃蟹餃子,本質上都不算是太複雜的菜。
隨著加時賽的時間耗盡,姚禹和陸沉魚的菜品也都做好了。
紅樓菜品,以精致著稱。
當評委看見傳菜員端上來的晴雯包子和螃蟹餃子後,都不禁點零頭。
“很不錯,從外形上看,還原得十分到位。”
“這螃蟹餃子的餡料打的十分均勻。蟹肉與蝦仁的鮮味全部鎖在餃子皮內。”
一名評審咬了半口餃子,評點道:
“餡大皮薄,能夠用手工的方式做出這麼勁道的餃子皮來,陸沉魚也算下了功夫了。”
範景文嚐了嚐姚禹的晴雯包子,同樣比較滿意:
“豆腐皮做的包子口感比較幹,但姚禹使用的餡料中包含了較多的水份,如此一來,也能中和掉豆皮略微幹澀的口福”
沈永榮同樣仔細嚐了嚐姚禹、陸沉魚的菜品,而後點零頭,:“這兩道菜各有千秋,如果大家沒有疑問,就開始打分吧。”
完,沈永榮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寫下評分。
加時賽的評分規則和正式賽不一樣。
在正式賽時,評委們為了保證能給每一道菜做出公正的評價,都會交流交換意見。
而在加時賽時,評委們卻不能交流意見。
因為,加時賽上的菜品隻有一道。
在一道菜定勝負的情況下,評審們要是事先知道了其他人對菜品的評價看法,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評分。
為了確保評審們的思維不會互相幹擾,所以在加時賽時,他們隻能各評各的。
沈永榮寫下自己對兩道材評分後,其他五位評委也相繼給出了分數。
隨後,六位評委把各自的評分都亮了出來。
在這場加時賽中,六位評委給姚禹的分數分別是:
Int6.67分、6.78分、6.81分、6.53分、6.54分、6.62分,總計得分39.95分!
然後,評審們給陸沉魚的得分是:
Int6.71分、6.89分、6.54分、6.53分、6.67分、6.61分,總計得分也是39.95分!
“我去!開玩笑吧!”
“又雙叒叕打平了!”
“評審們該不會是商量好了,想讓他們繼續加賽吧!”
“加時賽也能打成平手,真是長見識了。”
“又是不分勝負,舉辦方還會讓他們加賽嗎?”
當評審們給出的得分被統計出來後,現場一片嘩然,議論不止。
原本,在總決賽中兩方選手打成平手的情況就很少見了。
而像姚禹、陸沉魚這樣進入加時賽繼續打平的情況,更是聞所未聞。
這一下子,沈永榮、範景文等打出評委也傻眼了。
尤其是沈永榮,身為鴻蒙榜宗師,在廚藝界沉浮了五十多年,評點過的大大的比賽加起來也有上萬場,可他還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情況。
沈永榮看了看範景文等人,範景文他們也是麵麵相覷,一臉哭笑不得。
在給晴雯包子和螃蟹餃子打分的時候,他們真的沒交頭接耳互相商量啊。
可偏偏,姚禹和陸沉魚兩饒總得分又一次打平了。
“這怎麼辦?讓他們再加賽一場?”麒麟榜排名第五的李忠軒眨了眨綠豆大的眼睛,問道。
其他幾位評審聞言,直翻白眼。
麒麟榜排名第三的舒望京無語道:
“還比?姚禹他們已經連續比賽了五個時了,再比下去,萬一體力不支怎麼辦?”
沈永榮亦是苦笑道:
“姚禹和陸沉魚還能不能比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繼續比賽,現場的觀眾肯定是受不聊。”
“你們都看看時間吧,已經晚上七點半了。如果再繼續比賽,就算食材充足,也得鬧到九點再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