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午九點開始,旅遊交流會的與會人員便成群結隊地趕來。
原本座落在山林環抱之間的度假山莊一下子變得車水馬龍。
整個酒店都忙了起來。
泊車小弟四處幫人停車,前台和禮賓部的服務員在引導各路賓客辦理入住。
其實,在昨天傍晚,將會參加交流會的人員就已經抵達銅鄰。
隻不過因為山莊這邊的場地布置還沒到位,舉辦方才先把他們分散安排在市區的幾家酒店歇了一晚。
各路賓客在山莊下塌安頓好了後,便被請去酒店的十一樓參加交流會的開幕會。
酒店十一樓沒有房間,隻有一個超大型會議大廳和三間小會議室。
這次國際旅遊交流會的主會議場所,便放在那裏。
五百多位嘉賓到齊之後,旅遊協會的代表便上台致辭,而後是銅鄰本地官方代表致辭。
接著,是幾個頂著行業專家名頭的專家上台叭啦叭啦……
總而言之,都是說著一些沒什麼意思的場麵話和客套話。
隻有少數一些與會代表,才根據目前國內的旅行業情況和大數據反饋,總結提出了一些言之有物的看法和觀點。
開幕會從十點開始,到十一點半左右結束。
而在這個期間,姚禹一直沒有離開後廚,始終在廚房裏有條不紊地指揮備菜。
十一點半後,交流會的賓客們將前往酒店八樓的宴會大廳用餐。
與此同時,徐雲樂準備了一上午的涼菜也被酒店服務員迅速端出,擺上了宴會廳餐桌。
涼菜已經上了,熱菜和麵食也要迅速下鍋。
否則會趕不上傳菜。
姚禹雖然是包圓了十道熱菜,但其實他這會兒要做的工作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因為許多熱菜的前期工序都已處理完畢。
他隻需要把控火候,烹炒時保證調味就行。
“三鮮水餃和香芋蒸糕先端出去!”
“諸葛烤魚準備好了沒?”
“先上冰糖扒元蹄,再上白灼基圍蝦。”
“上湯石鍋兔可以等一等,過來幾個人,趕緊把八寶鴨改刀裝盤,速度要快!”
後廚之中,袁德維和幾個傳菜員領班時不時地拿著對講機進行各種調度。
而灶台那邊,姚禹還在迅速烹飪出菜。其效率之高,就像是一台莫得感情的炒菜機器。
秦鳴的任務不重,由他負責的三道白案麵食已經搞定。
此時他見姚禹這邊忙得一塌糊塗,便過來道:“還剩幾道菜沒做?我幫你。”
“徽州毛豆腐,黃山燉雞、問政山筍、臭鱖魚這幾道菜你會做哪道?”
“問政山筍沒問題。其他的不太熟。”秦鳴回答。
“那問政山筍交給你了。”姚禹說著,一顛鍋勺,又炒好了一條臭鱖魚。
姚禹提到的四道菜,都是很典型的徽菜。
徽菜是古代八大菜係之一,但在現代的美食版圖上,卻並不被人關注。
出了安皖地區,除了在京城、申城、羊城等超大型城市外,其他城市基本見不到徽菜館的蹤影。
別說與占據中華美食半壁江山的川菜、粵菜相比。
就連源自隔壁西江省的贛菜,在國內的流行程度也要比徽菜高出一些。
而且,傳統的徽菜都比較嗜臭。
尤其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鱖魚,那就更不是外省廚師能輕易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