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的初夏,高考來的比往年要晚一些。
這天早上,姚禹起來後給姚禹蒸了年糕和嘉欣粽子。
遠在南雲省的楊銳,也湊趣通過電商平台,給姚嬋訂了一束葵花,準時送到。
華夏人自古就有討口彩的習慣。
年糕+粽子寓意著高中狀元,送一束葵花給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則是祝願他們奪得魁首。
姚嬋收到葵花後,又看了看桌上的早餐,有些哭笑不得:“老哥,你們搞得這麼隆重我壓力很大啊。”
“沒事,放輕鬆,用平常心去考試就行。”姚禹笑著,給她盛了一碗小米粥。
粽子和年糕早上吃多了不易消化,姚禹隻是象征性地讓姚嬋隨便吃了些。
吃完早餐,姚禹便送姚嬋前往考場。
姚嬋的考場被分在上南中學,距離仁和館的位置正好相反。
等到他送完姚嬋,來到仁和館時,已經是上午九點半了。
這幾天來,仁和館後廚的行政主廚已經實際上變成了秦鳴。
姚禹並不管事,隻負責抽空訓練後廚的其他廚師。
來申城住了一個多星期,畢東也漸漸適應了這裏的生活習慣。
畢東寡言少語,與姚禹平常交流不多。
姚禹雖說還沒打算收他為徒。但也沒忽略他。
在這幾天裏,姚禹教了他好幾道西式菜肴。
並著重為畢東講解了西式香料和中式常用香辛料的區別。
不僅如此,為了讓畢東能有足夠的練手機會,姚禹還通知柳怡然,讓前廳服務員每天至少主推一道西餐。
所有的西餐,都由畢東來做,然後由姚禹和秦鳴負責把關。
原本隻主打本幫菜的仁和館在姚禹接手之後,所提供的菜肴就不僅限於本幫菜了。
對於一般餐廳而言,並不是推出的菜品種類越多,就越能賺錢。
因為菜的種類一多,備菜工序就更複雜,成本也會增加。
而普通廚師,也很難兼顧多個菜係的品質。
菜做的越多越雜,往往會模糊了餐廳的定位,無法給食客留下明確深刻的印象。
但這些問題對於仁和館後廚而言都不是問題。
現在仁和館的後廚有足夠強的實力,可以任性地每天變著花樣換菜單,而不用擔心把招牌做砸。
在畢東和秦鳴都哼哧哼哧留在仁和館打工的這些日子,唐穎也讓裝修公司把隔壁餐廳裝修完畢。
隔壁場地在裝修過程中使用的都是非常環保的材料。
所以,隻要裝修完畢,隔壁就能馬上投入使用營業。
兩邊餐廳打通之後,營業麵積瞬間擴張了一倍,相應的,唐穎也得再招收一些廚師和服務員來彌補人手不足。
“我算過了。餐廳擴建後,服務員就要多招十五人,後廚水台小工也得多招三個。”
“保潔倒是不用招,不過得給她們漲兩成工資,否則清潔麵積多出一倍,她們不會認真清理。”
“柳怡然的底薪工資也得上調三成,業績工資我打算給她上調0.5個百分點。”
“此外,我準備提升張小涵做柳怡然的副手,讓她學習接觸前廳經理的業務。”
“假如以後我們要開分店,那麼第一家分店的店長,就可以讓柳怡然去做。而張小涵經過鍛煉之後,也可以接替柳怡然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