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曹操回許都(1 / 2)

曹操不在許都時,朝廷一應事務皆是由尚書令荀彧處理,京畿留守部隊則憑建武將軍夏侯惇調遣。抵禦外敵防止內亂,加之司隸校尉丁衝以及留守司空府的掾屬協助,諸人監控天子百官的一舉一動,確保所有權柄牢牢把持在曹操手中。而這次我並沒有跟曹操一起出征因為我知道這次肯定要敗的,所以幹脆留在許都免的來回折騰了,所以曹操便將一切事務交給我了,而我卻忙著陪糜貞沒時間處理,便又交給荀彧了。

按說曹操離京作戰已不是一回兩回了,但以往的情勢都不及這三個月驚心動魄。原本風平浪靜的局麵在他離開後陰雲驟起,先是從河北傳來田豐獻計的消息,接著是曹操大軍撤退遭困,後來又是呂布反叛。雖然荀彧和夏侯惇對外嚴格保密,但還是有不少官員嗅出了反常,有人斷言袁紹已大舉發兵,有人猜測是劉表率師北上,更有甚者編造流言蜚語說曹操在南陽全軍覆沒。一時間人心惶惶蠢蠢欲動,就連深居宮中的皇帝劉協都聽到了風言風語,竟然招荀彧入宮,詢問曹操是否還活著。

傳言造成的不安比事實誇大十倍,如此下去必然激出事變。鑒於這種情況,荀彧索性趁著朝會把軍情事實向天子和百官澄清,大家見他談笑風生神情自若也就不再慌亂了,至於少數編造流言別有用心的人聞知軍情也規矩了不少。不過莫看荀彧表麵上不慌不忙,其實心裏急若油煎,多次來詢問我如何處理,深知曆史的我就一句話就給他打發了,“寫信問孟德啊。”於是他反複召集司空掾屬布置事務,又請夏侯惇將衛戍部隊圍城屯駐,這才心中稍安。過了兩天,王圖自安眾突圍歸來,所部一千兵死傷殆盡,拚了性命才捎回曹操的命令,荀彧看罷書信又吃一驚。

原來曹操讓夏侯惇率領許都餘部救援郊縣,夏侯惇的衛戍部隊是許都的保障,倘若調出則後防空虛,袁紹兵至許都必有圍城之險,即便都城不至於立時失陷,可是許下屯民辛苦一年種出的糧食可就保不住了。但如今曹操回軍緩慢,郊縣處又告急,兗州所能調集的兵力不過杯水車薪,根本無力援助。一旦郊縣有失,呂布將長驅直入與夏侯惇決戰於許下,後果一樣是不堪設想。問題的關鍵在於曹操能不能迅速回來,許都可以一兩日無兵,但隻要超過半個月,恐怕不等敵人來襲,朝中的異己分子就先鬧翻了天!

荀彧迫於無奈又是找到我了,我一聽哈哈一笑道:“豈不聞置之死地而後生?放心吧孟德定能安然而歸。”

荀彧也是無奈不過與曹操共事多年,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相信曹操能力的。他深知戰事不容耽擱,務必要將呂布阻於豫州之外,便一切按照信上吩咐行事,草詔令夏侯惇火速率領衛戍之軍救援郊縣。夏侯惇走後,荀彧詳思信上“一應外患勿憂,當防朝中肘腋”之語,漸漸了然——現有衛將軍董承、偏將軍劉服擁兵千餘尚在許都城外,輔國將軍伏完也曾在東歸之時統領過宮中數百雜役,許都空虛之際他們才是最大的不安因素。想至此他馬上請典農中郎將任峻抽調精壯屯民暫充軍隊;責令司隸校尉丁衝嚴格戒備潁川四境;又讓符節令董昭權領河南尹之職,與許都令滿寵率領兵士日夜輪班在城內巡查;致書光祿勳郗慮嚴控宮廷雜役,隔絕外臣見駕,防止變故發生;又請荀悅、謝該等飽學之士陪王伴駕討論學術,以轉移皇帝的視聽……

荀彧坐居省中奮筆疾書,一份份詔書、一道道密令行雲流水般傳遞出去。待到方方麵麵安排妥當,隻累得荀令君眼花繚亂頭昏腦漲,可是精神上仍不敢有絲毫鬆懈。

按照荀彧的設想,即便曹操在安眾得勝,也需十日左右才能回京,若戰事不利,一個月都是有可能的,這對於自己是莫大考驗。哪想隻忐忐忑忑過了四天,曹操便率兵回來啦!

荀彧、董昭等大喜過望,親自出城迎接。遠遠望見曹操一馬當先絕塵而至,後麵荀攸、曹純、王必、繁欽等引領著虎豹騎緊緊相隨,荀彧眼淚差點兒掉下來;董昭跪倒在地道:“明公啊,您莫非從天而降!”

“哈哈……”曹操仰天大笑,打馬來至二人近前道:“文若、公仁,有勞你們為我殫精竭慮了。”

二人仔細觀瞧,見曹操滿麵灰塵渾身是幹泥巴,絕影寶馬髒得都看不出顏色了。再看後麵荀攸等人乃至所部士卒紛紛下馬,也全都跟泥猴一般,這副模樣到底是贏是輸呢?荀彧忍不住問道:“保守京師乃臣子職分所在,曹公不必謬獎,不知南陽戰事如何?”

曹操撚撚髒兮兮的胡子道:“穰縣雖未攻克,但是安眾一戰大破劉表、張繡聯軍,殺敵不少啊。”他說著話咧嘴一笑,烏黑的臉上顯出一嘴大白牙,樣子頗為滑稽。

荀彧拭去額頭汗水,驚愕地問道:“我以為您說到安眾破敵僅是安慰我的話,就連文傑也說不必驚慌我都不信,不料果然實是。可是、可是……那種情況下,您怎麼料定必能破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