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出事了?(1 / 3)

賈詡也不反駁,微笑著等他把話說完才緩緩道:“將軍說我顧念家眷倒也不假,但歸附曹操也是為了將軍您著想啊。”

“哼!”張繡白了他一眼,拾起槍來繼續擺弄,“現在說別的也沒用了,反正是袁強程弱,又與曹家有舊仇,以後的日子不好過!”

哪知賈詡忽然仰麵大笑道:“哈哈哈……將軍何其癡也!”

這一笑倒把張繡弄懵了:“別跟我故弄玄虛,您什麼意思吧?”

“正因袁強曹弱,您又與曹操有仇,我才主張歸附程閔。”賈詡手撚胡須踱著步道,“那曹操、程閔奉天子以討不臣也好,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罷,反正天子在他手上,歸順他,自道義上說得通,即便日後真戰敗也有回旋餘地。可袁紹雖強卻背了個犯上的名義,您若是跟著他幹,萬一戰敗了,那叫‘獲罪於天,無可禱也’。自絕後路的事萬不可行,這是歸順程閔的第一個原因。”

張繡也不發火了,靜下心來聽他分析。賈詡笑了笑又道:“其二,咱們隻有四千人馬。而袁紹兵力不下十萬,多咱們不多、少咱們不少,將軍從之必不得重用;可程閔本來人馬就少,咱們投他,他喜不自勝,日後必當厚待將軍。”

張繡半信半疑,但滿腹怨氣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賈詡侃侃而談:“至於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軍與曹丕有殺兄之仇,又曾數次大敗曹軍。”

“這叫什麼話?”張繡不明白。

賈詡繼續道:“夫有霸王之誌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程閔必定要借您表現他和曹丕的心胸,讓世人看看,隻要肯歸順到他們腳下,即便有血海深仇都可一筆勾銷!他不但不害您,還得給您加官晉爵,把您保護得周周道道,因為隻要您在,他的好名聲就在。另外若是曹昂還活著,那曹操的位置還真就輪不到曹丕,而且程閔現在把持這一切事宜,如果曹昂還活著,曹昂尚有些許戰功說不定輪不到程閔主事,所以程閔還得謝謝你。”

張繡心裏安穩些了,但還是忍不住問:“果如賈叔父所言嗎?”

“望將軍勿疑!”賈詡目光深邃地望著他,“您與曹家和程閔的恩怨已經一筆勾銷,您若是不信,咱們到了許都便見分曉。”

另一麵,官渡!

經過周密的籌劃,我命劉延坐鎮白馬縣、於禁坐鎮延津渡口,作為抗拒河北的第一線;自己率領大軍撤至官渡屯駐,靜候袁紹大軍開至。但是苦苦等候了兩個多月,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

原來袁紹回到鄴城後,撤銷總監軍,以郭圖、沮授、淳於瓊為三部都督,重新規劃兵馬,三部各典一軍。而就在這緊張的備戰時節,又冒出了新麻煩——幽州舊部鮮於輔、領烏丸校尉閻柔公然不服從調遣,遼東太守公孫度勾結海賊圖謀青州地盤。

被公孫瓚殺死的前任幽州牧劉虞生前對少數民族頗有安撫,因而其舊部也與烏丸、鮮卑等部落交好。劉虞遇害後,鮮於輔等幽州舊將為了給劉虞報仇,聯合烏丸人一同起兵,協助袁紹打擊公孫瓚;又串通鮮卑人殺死了朝廷任命的烏丸校尉邢舉,改由廣陽勇士閻柔代理此職,督率鮮卑、烏丸各部落人馬,誅殺公孫瓚派遣的官員。如今公孫一黨已經殄滅,這些幽州將領又有烏丸部落支持,漸漸開始不買袁紹的賬了。

遼東太守公孫度本小吏出身,戰亂之際受同鄉、董卓部將徐榮提攜成為遼東太守。赴任以來誅殺郡內豪族、積蓄兵馬、任用避難人士,東侵高句麗、西驅烏丸,甚至把扶餘國都納為了自己的領地。他擅自把搶占的外邦地盤設立為遼西、中遼二郡,自封“遼東侯”,儼然一個海外天子。眼見東北已再無地盤可榨,公孫度又打算越過海峽搶占青州東萊等地。

前方未戰後方又出了問題,長史田豐、騎都尉崔琰等力勸袁紹罷南下之議,專務後方諸事,改用穩妥之計對付我們。但袁紹已被我北侵黎陽破壞營壘一事激怒,拒不接受意見,僅以安撫之策穩固後方。派使者矯詔,將遼西烏丸首領蹋頓、遼東烏丸首領蘇仆延、右北平烏丸首領烏延都任命為單於,給三人送去安車、華蓋、羽旄以示尊重;又提升幽州諸將軍職,正式任命閻柔為烏丸校尉;默認遼東太守公孫度為遼東侯……以一係列的辦法緩和矛盾,給足好處使他們暫時老實下來。作了這些安排之後,袁紹以次子袁熙為幽州刺史、三子袁尚為冀州刺史、外甥高幹為並州刺史,各統一州穩固地盤,又調長子青州刺史袁譚率部到鄴城隨軍聽用,暫由別駕王修攝政青州。而他這三子一甥各據一州的主意又引起了沮授等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