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官渡搏殺(1 / 3)

話說我得到了馬鈞的幫助製造渡船和十連弩但是需要三個月,而在這三個月之間卻發生了大事。

官渡

兵法有雲,“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袁軍一過河便連吃兩場敗戰,顏良、文醜盡歿於陣,又損數千兵馬。這可把袁紹徹底激怒了,為了安定軍心提升士氣,他不顧部下反對,迅速渡過延津將大軍開赴陽武縣境,兵鋒直指官渡。

袁紹此番南下起兵十萬有餘,經過兩場小挫,兵力稍有折損。為了一舉消滅曹丕,他結營後隻留五千人守營,將三部人馬盡數帶出,在官渡以北二十裏布下陣勢。十萬大軍分作左中右三個陣營。左軍由郭圖統率,以呂翔、呂曠為主力將校。右軍由淳於瓊統率,以蔣奇、眭元進為主力將校。中軍部分本應由沮授統領,但臨渡河時沮授辭去都督一職,也交與郭圖監督,如今大戰在即就由袁紹親自統率,實際是交與袁譚指揮,河北名將張郃、高覽、韓猛、韓荀率領騎兵衝在前列,另外軍師審配大花心血訓練的精銳弓弩手也在其中。

這黑壓壓的十萬大軍列開隊竟有四五裏長,一眼望不到邊,刀槍如麥穗劍戟似麻林,旌旗蔽日鑼鼓喧天,三軍兒郎高舉兵刃呐喊前進,一步一步向曹營推近,氣壯山河之勢震得大地直顫!

若論這樣大規模地對戰,人少的一方肯定不占優勢,但如果不阻擋袁紹的前進,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很有可能一鼓作氣攻破大營。即便緊閉營寨可以勉強守住,前麵創造的高漲士氣也會馬上低落下來。萬般無奈之下曹丕一咬牙,留三千人守寨,將餘下四萬兵馬全部帶出,布成半月形陣勢,與袁紹奮力一搏。好在曹軍連番得勝,氣勢正在巔峰狀態,全軍上下鬥誌昂揚毫無懼意,夏侯淵、於禁、張繡、樂進、徐晃、關羽、張飛等悍將身先士卒皆在其列。騎兵靠前、步兵在後、弓箭手左右護衛、鼓樂手站腳助威,擺出一副堅不可摧的架勢,迎著敵人緩緩推進。

袁紹雖然主動進攻又有人數優勢,但先前兩場敗戰,不得不多加小心,他欲先誘曹軍出擊繼而瞧準勢頭相機而動;而曹丕本不情願打這麼一仗,隻是想阻擋敵鋒,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因而兩軍相遇之際,雙方都停下了腳步,殺氣騰騰的戰場上隻聞鼓聲震天,卻是誰都不肯首先衝殺,不過是象征性地隔空放箭。遠遠的距離,加之彼此都有盾牌護衛,根本沒出現什麼傷亡。

這樣的小打小鬧僵持了足有一刻之工,直到揚武將軍張繡率先打開了僵局。張繡在歸順之際公然回絕了河北使者,這便與袁紹結下了死仇,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有進無退了,他比任何人都期盼早日幹掉袁紹。給張繡充任副將的是前任廬江太守劉勳,劉子台這家夥是個要錢不要命的賭徒,早聽說袁紹此來帶了不少財貨珍寶以備逢迎天子,他先前被孫策抄了老巢皖城,一應財貨丟了個精光,窩窩囊囊跟了曹操,正憋著一肚子火,殺死袁紹倒還在其次,要是能衝進袁紹大營狠狠搶上一票那才解氣呢!這兩個不要命的湊在一起一算計,反正早晚也得打,不如來個痛快的,也沒跟曹操打個招呼,帶著人就衝了過去。

張繡部下雖不多,但大部分是轉戰多年的西涼騎,實是今日這戰場上戰鬥力最強的兵;劉勳部下的人更少了,但那幫人出身淮南一帶的江洋大盜,以前幹的就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揮舞著大刀片子往前衝,根本不懂什麼叫害怕!

張繡、劉勳所部這麼一衝,非但曹丕嚇了一跳,袁紹也覺莫名其妙,這邊十萬人,他們這兩千人過來不是送死嗎?

這張繡向前一衝可是把河北軍師審配樂壞了,河北軍曾在磐河以弓箭戰術大敗公孫瓚,審配頗有心得,自此專門研究弓弩戰術,修改武器的機括構造,組建了一支近強弓隊伍,與常規的弓箭手有天淵之別。今天這一仗審配打算試試威力,因而緊握令旗留神戰場動向,想抓住機會讓曹丕嚐嚐萬弩齊發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