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收服龐統(1 / 3)

進了這上穀縣城,龐統果然沒有對我如何,而是在城牆之上擺了一桌酒席,於是我二人很默契的對飲了一陣,其實我是不勝酒力的,不管是現代的救還是古代的救,我都是喝不了多少的。

連續三杯酒下肚,我臉上也泛起了一片緋紅,龐統笑道:“太尉大人好大的膽子,著實讓龐某佩服不已!”

我哈哈大笑道:“士元才是膽子大如天,我程閔著實佩服啊!”

龐統一愣問道:“從何說來?”

我哈哈大笑道:“袁紹禮儀太多,且以反叛力量統天下,再者表麵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疑,用人卻懷疑他,所任用的隻有親戚朋友,別人提意見時袁紹有很多謀略,卻很少下決定,失敗在下事很慢,同時談此人好大喜功,隻要是會吹捧裝裱自己的人大多投靠他,手下要嘛一群白癡要嘛大臣爭權奪勢,讒言迷惑造亂,無法分辨正確和錯誤,最後他善於虛張聲勢,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處,所以袁紹敗亡是必然的,士元助紂為虐豈不是膽大如天!”

龐統哈哈大笑道:“袁紹禮儀雖然多但卻是應有之禮,且乃是勤王之師何來反叛?再者這天下之間又有幾人是真心相對的?若是不留下一手早晚滅亡,袁紹雖然多謀略卻很少下決定乃是為了深思熟慮此乃心思細膩,同時雖然還大喜功有了一些吹批拍馬之人但那也是因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雖然手下大臣爭權奪勢但袁紹卻一直都是自己掌控著絕對的權利,手下大臣根本好無實權對袁紹沒有一絲威脅,而且袁紹十萬大軍曹丕隻有兩萬再絕對實力的麵前,一切陰謀詭計好無意義!”

哎我去,這龐統好牛逼啊,居然把郭嘉的十勝十敗輪就這麼給辨別回去了?於是我不服輸的繼續道:“袁紹根本不讓手下獨立思考,他的他把手下分成了兩個層級:一個是武將,一個是文臣。武將什麼都不用想也什麼都不許想就連擺明了打不過逃跑都不許想,你們敢想袁紹就不高興,我一直懷疑顏良文醜就是長期不帶腦子打仗送的命。文臣謀士好一點,可以想但是想什麼都沒用,想到什麼說出來也沒用,除非你正好跟袁紹想到一塊去了,萬一想的不一樣袁紹又要不高興。所以到最後就隻能靠他自己去想了,哈哈!”

這龐統一聽愣了,好像袁紹還真就是這樣,不過還是辨別道:“武將隻管衝鋒陷陣,征戰沙場思考那些沒有用的本來就是浪費時間,而袁紹此人深思熟慮比手下文臣想的長遠太多,所以手下文臣的愚見袁紹才不會輕易采納!”

哎我勒個去啊,這龐統到是個辯論的天才啊,我繼續諷刺道:“袁紹還特別好大喜功,之前他有顏良文醜這兩位河北名將,後來可能覺得隻有兩個不夠霸氣,所以又把張頜、高覽算了進去,搞出了一個河北四庭柱,哈哈真逗,這袁紹真是柱子,他全家都像柱子,哈哈!當然隻是這樣也就算了,後來有多了韓猛要擠進去,所以又變成了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你別說還真是聽得我背後一陣涼啊,哈哈!真不知道他為何不叫河北五庭柱,哈哈!”

龐統一愣這特麼算個什麼事,這玩意也有必要說出來了?於是嬉笑道:“這正是袁紹提人的才華,注重行事對猛將的名稱有一番研究,就算如此對袁紹有什麼壞處麼?”

我想了一下好像剛才說的都是屁話,毫無意義麼,於是又諷刺道:“不過還真別說,這袁紹就是喜歡四,這貨還弄出個四大謀士出來,可是我至今沒搞明白過審配、逢紀、郭圖、許攸、沮授、田豐這六個人到底哪四個才是袁紹心裏的四大謀士。”

龐統一聽又是諷刺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於是無奈的解釋道:“這袁紹無非就是好大喜功弄出個四大謀士好聽一點,怎麼這也是袁紹必敗的理由?”

我無奈隻要用出殺手鐧道:“因為袁紹不喜歡動腦子所以官渡之戰前把跳出來說話的田豐抓了起來,嗬嗬,豈不是寒了所有跟隨他的人的心麼?還有沮授多年一直是袁紹的督軍,可如今因為意見不一致就被罷免了,陣前換帥豈能不敗?況且袁紹所任用的隻有親戚朋友以及會吹捧裝裱自己的人,而且不適名士不是士族豈能如那袁紹的眼?士元你動動腦子想想,跟著袁紹這樣的主公會有前途麼?我這裏可是允許你動腦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