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出兵烏丸(1 / 3)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兩場細雨過後,碧空如洗草木浸潤,蓓蕾初綻萬獸驚蟄,大好風光裏,整個鄴城卻沒有一個人能高興起來。

原因是郭嘉的病忙活了半年,又是用程閔在後世的物理療法,又是用華佗熬製湯藥,什麼人參、鹿茸的最值錢的藥都吃了,雖然尚在人間,在身體大不如前,隻是拖延了一下死亡時間罷了。

而且運糧渠已經修好了,群僚卻正因遠征之事與他諍諫,出征烏丸遠不似程閔想的那麼簡單,雖然他提前做了不少準備,可事到臨頭大多數將士仍不願意——中原打仗上為功名下為老婆孩子,大老遠跟胡人玩命誰願意去?連陳到、張遼等一向好戰之人都百般推脫,逼得程閔沒辦法,才發下教令散財與眾,想借此收買人心促成戰事。

前段時間剛剛收服的崔琰雖是文人,說起話來卻聲若洪鍾,震得人耳鼓發顫:“主公勞師動眾遠涉外番,倘有差錯如何了得?請您以中原之事為重,切莫輕舉妄動。”他說話一向不客氣,從不看人臉色。

程閔耐著性子與他辯論:“運糧渠都修了,豈可半途而廢?”

陳登也極力反對:“我說文傑,你怎麼這麼擰呢?咱們休整一段,日後再去未為晚矣。三軍將士奮戰多年都很疲憊了。”

程閔急於求成:“與其此時休整,不如平定天下早享太平?”

荀彧接過話茬:“今勞師遠征,倘若袁紹趁我中原空虛派人奇襲;或是西涼反目攻入並州,大軍戰不能勝膠著敵境,不能回師相救,後悔不及也!”這番話在情在理,連荀攸都不禁點頭。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了,程閔正不知如何作答;一旁病怏怏的郭嘉說了話:“休若未免多慮。主公雖然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趁其無備卒然擊之,一舉可破。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今若舍而南征,烏丸反複無常必會霍亂,胡人一動民夷俱應,蹋頓若生覬覦之意,恐青冀之地非主公之有也。咳咳……”他緩了口氣,“至於荊州劉表,不過一坐談清客耳。雖虛國遠征亦無憂矣。”

“奉孝說的對。”這番話正中程閔下懷,“除賊務盡的道理你們不明白嗎?”

眾人未及駁斥,下人稟報:“啟稟主公,教令已頒布。現有護烏丸校尉閻柔解送幽州戰馬到此,我把他領來了。”

“請他進來!閻柔久在邊庭,咱聽聽他意見如何,方才奉孝所言……”曹操又與他們辯論開了。

少時間一員裝扮奇特的小將走進院來,閻柔滿臉堆笑:“末將送來三百匹良馬,皆鮮卑豢養膘肥體壯,已交與卞司馬接收。”

“有勞有勞,某要好好謝謝你……”

莫看閻柔才二十多歲,也是個亂世奇人。他乃幽州人士,自幼父母雙亡四處流浪,被鮮卑人虜劫到塞外為奴。可是他聰明伶俐又頗曉人情,不僅學會了胡人語言,還練就一身騎射本領,跟鮮卑、烏丸各部的首領混得爛熟。天下混戰之際,他竟煽動鮮卑人殺死朝廷任命的烏丸校尉邢舉,擁戴年紀輕輕的他取而代之。此後閻柔帶領一支胡漢交雜的隊伍,先幫鮮卑劫掠漢人,再助袁紹打公孫瓚,後來又投靠曹操打袁尚,近十年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貫見風使舵有奶便是娘!程閔愛惜他是個將才,也不計較過往之事,繼續讓他當烏丸校尉。

閻柔直接拍個馬屁又給自己張個臉:“明公若視末將如子,末將也視明公為父!日後我一定像孝敬親爹一樣孝敬您,由我為您鎮守邊庭,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閻柔看似諂媚內裏精明,割據多年不是程閔嫡係,多套點兒近乎這官才坐得穩嘛!

群僚見他巴結得這麼露骨不禁咋舌,程閔也稍有厭惡,直接轉移話題問道:“我正有話要問你,某意欲出征烏丸你覺得如何啊?”

荀彧等人聽他這問法,心裏就涼了——這麼個小滑頭,他不讚成才怪呢!

果不其然,閻柔極力頌揚:“明公英明!烏丸為害已久,在下身為護烏丸校尉久欲討之,可惜兵馬不足,有負朝廷所托。”他是雜牌子校尉,朝廷哪有什麼托付?純粹逢迎做戲,說著話還搖頭歎息,好像跟真的一樣,“明公有所不知,遼西一帶產馬,烏丸人又善於馴養,倘若能征服此族,叫他們為中原之士養馬,相信我軍鐵騎一定橫行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