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招降劉雄(1 / 3)

狂暴的西風卷著黃沙吹過荒原,發出一陣嗚嗚的聲音,淒厲得如鬼哭狼嚎一般。放眼望去,正午時分天空竟一片灰暗,萬物都包籠在朦朦黃土之中。在通往潼關的古道上,整整齊齊行來一彪軍隊,少說也有五千人,將校都用麻布裹臉以避風沙,騎兵背弓挎箭,步兵攥著長矛大戟,駕著一路風塵往東挺進。

隊伍最前方有一騎高大的白色戰馬,馬上之人頂盔冠甲,外披戰袍,雖然口鼻已被麻布擋住,但看他滿是皺紋的額頭就不難發現,這位將軍年歲不輕了——此人名叫劉雄,京兆藍田人士,雖年逾六旬依舊武勇善戰。他原本隻是個健壯的獵戶,以采藥狩獵為生。因驪山南麓的覆車山一帶常年雲霧繚繞,劉雄又每日穿行從不迷路,被鄉民視為奇人,甚至傳說他能吞雲吐霧。後董卓入京天下動亂,劉雄為保鄉土拉起了支武裝,又與李傕手下叛軍廝殺,搶了不少輜重,進一步擴充人馬,逐漸有了些勢力。

劉雄畢竟一把年紀的人了,抵抗程閔的事本無意參加,但他與關中各部將領頗為交好,尤其與馬騰更是意氣相投,兩人以兄弟相稱。此番諸部叛亂,不少將領都來拉他入夥,一口一個老前輩叫著。不跟他們抵抗吧,混了一輩子到老落下個不仗義;跟他們抵抗吧,甭管打得贏打不贏,這麼大歲數了還出來打打殺殺,也快吃不消了。正在他左右為難之時,馬騰之子馬超發來書信,要求入夥,老朋友的兒子要求了,這劉雄也不得不從了。

事後劉雄聽說,這次西涼暴動規模之大為二十年來所未有,韓遂、馬超、程銀、成宜、梁興、馬玩、侯選、張橫、楊秋、李堪等十餘部盡皆起兵,還有太原商曜為策應,枹罕的“河首平漢王”宋建為後援,羌胡勢力也答應隨時接應,活動於興國一帶的氐族首領楊千萬也表示願意入夥,總兵力將超過十萬,頓時多了幾分信心。如今韓、馬兩家率先舉兵,其他各路也即將行動。劉雄的地盤在藍田,是最靠近朔方郡的一部,隻要進入朔方郡進逼上黨,就能打程閔一個措手不及,等到後續人馬趕到,便可以拿下上黨郡。進而取並州、入冀州、攻鄴城。

涼州和並州都是接近外族的地方,豪強勢力也愈加彪悍。由於這些人精於戰鬥而疏於治民,許多地方人口稀少都成了荒原。

老將軍看著眼前的荒山野嶺、千溝萬壑,心中喜憂參半。喜的是沒遇到一個敵人,看來情報很可靠;憂的是鄉土之地如此荒破,令人心酸。不管怎樣,行軍很順利,平平安安就到了朔方郡。

劉雄精神大長,馬上傳令加速前進。他心裏有算計,太原雖然已開始備戰,但隻有三千多兵,裝備不甚精良,況且程閔根本沒有想到西涼會率先出擊,自己即便攻不下城,也能將其擊敗。至於程閔的主力軍隊,還在與商曜糾纏,短期之內無法趕到,即便趕來自己也可紮下營壘堅守不戰;等馬超、韓遂大兵一到,程閔必敗無疑。

剛行了五六裏就有探馬來報:“前方有一支部隊正向東逃。”

“向東逃?多少人?”

“不足百人。”

劉雄笑了:“必是逃亡之兵。咱們趕上去殺幹淨,省得他們去報信。”

這些西涼之兵都知道此番勢大,又一路走來未曾對敵,這會兒都躍躍欲試,跟著老將軍一通猛追。繞過一道山梁,便瞅見了官軍旗號,稀稀拉拉地正在奔逃。人多欺負人少哪有不起勁的?扯著嗓門呐喊著,玩命地追。

畢竟薑是老的辣,追了不到一裏地,劉雄發現可疑之處——不足百人倉皇逃竄,豈有不丟旗幟之理?怎麼還舉著不放?

劉雄立刻勒住韁繩,回頭吩咐副將陽逵:“速速喝止兵士。”

“諾。”陽逵領命而去,好在騎兵在前步兵稍慢,隻有千餘人追得較緊。劉雄剛鬆口氣,還未緩過神來,忽聽左右喊殺震天——原來山林間有埋伏。

“步兵先撤,老夫親自斷後,倒要看看這些人有何本事。”劉雄還未覺得可怕,在他想來太原隻有三千未加訓練的新兵,而且不可能都派出來,即便有埋伏也沒什麼可怕。

可當程閔大軍衝下來的那一刻,劉雄意識到自己失算了。那滿山遍野的士兵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前方大道上也隱約出現了敵人。劉雄再想走已來不及了,隻覺敵人如潮水般湧來,不多時就將他這千餘騎團團圍住。

禍到臨頭須放膽,劉雄還想賣賣老精神,把長槍一挺要率部突圍。哪知還沒認準方向,一陣箭雨襲來,冷不防臂上被創,鋼槍脫手;緊跟著三四個驍勇之士已將長矛刺入了他的馬頸。劉雄栽下馬來那一瞬間,隱約瞧見了寫著“張”字的大旗,可沒等他再抬頭,老胳膊老腿已被曹兵綁了個結結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