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回歸鄴城(1 / 3)

隨著程閔同意登機為帝,那可惡的大霧,也煙消雲散了,好像是人工降霧一般……

既然大霧已經散了,程閔自然也就大軍開拔回鄴城了,不過這一次,程閔傳的並非是鎧甲了,而是黃袍!

一天後,大軍回到了鄴城,百官出城迎接,眾人見程閔身著黃袍,皆是跪地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隻有荀彧一人站立不安,此刻的荀彧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反而他的侄子荀攸在軍營,見程閔穿黃袍的時候,就是跟著將士們一起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

隻有荀彧死腦筋,說什麼都想匡複漢室,可是如今皇帝都死了,他還怎麼匡複漢室呢?

現在程閔恩德四海,愛民如子,他這一次的登機,可謂是四海歸心,民心所向,況且荀彧在鄴城,自然也知道鄴城發生的神跡,荀彧雖然知道這些肯定是有心安排的,但是事情已經發生,荀彧也無可奈何。

既然程閔已經稱帝了,荀彧也沒有辦法阻止了,所以荀彧隻能搖了搖頭,暗歎一聲轉身離去,程閔見荀彧如此,心裏莫名其妙的痛了一下,不過程閔知道荀彧就是個死腦筋。

後世的荀彧就是因為不滿曹操加爵魏公,氣的荀彧說什麼“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到最後憂慮而死。

如今隻是轉身就走,沒有給程閔批鬥一番,已經很給程閔麵子了,所以程閔也就沒追究什麼,跟著百官的簇擁,進入了鄴城的刺史府,也就是程軍的議事廳。

隨後程閔立國號為華夏,稱為華夏帝國,自古以來單字為貴,所以華夏一直以來的國號都是單字,程閔突然來了個華夏,二字為國號,搞的百官不知所措,紛紛表示拒絕。

程閔解釋道:“朕之所以命名為華夏,就是跟全世界接軌,你們可知道我軍剛剛出征的額貴霜帝國?貴霜之外還有安息帝國,更遠的地方還有最厲害的帝國:羅馬帝國。”

程閔停頓片刻繼續說道:“你們看看這些帝國都是雙字為國號,知道為什麼貴霜敢欺負漢朝麼?他們為何不去打安息,不去打羅馬?同樣是世界四大帝國之一,難道漢朝的實力很差麼?或許我軍不是貴霜的對手,但是漢朝所有諸侯加一起至少五十萬以上的兵力,這還是大家都不願擴軍。可是你們看看貴霜有多少兵力?正規軍不到三十萬,加上民兵和奴隸一共才不到五十萬的兵力,這麼少的兵力為何敢攻打漢朝?不久是因為漢朝乃是單字為國號,沒有跟世界接軌,所以貴霜人看不起漢朝,認為漢朝沒有實力。”

程閔再次停頓了一下,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然後繼續道:“所以,為了不讓安息和羅馬看不起我華夏帝國,不讓貴霜的入侵再次出現。所以,朕必須立國號為華夏,眾位還有什麼異議麼?”

其實程閔這根本就是狡辯,貴霜入侵漢朝其實就是貪圖漢朝的富有,之所以不怕漢朝,是因為漢朝根本不跟世界接軌,漢朝隻安逸在東方,就連一直欺負華夏的匈奴,漢朝都是打跑就拉到,從來就沒想過要占領匈奴,對所有的外族都是安撫、和親等做法。

這些程閔知道,但是那些官員們卻不知道,所以被程閔這麼一忽悠,也就信了。

隨後,程閔便開始研究取消三公九卿,開設三省六部製,分工明確、效率高、互相牽製、分散相權,集中皇權。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

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

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也就是說中書省主要負責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並根據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是決策機構,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